一遍。
“镇江有此大捷,皆赖陛下洪福。”叶向高率先开口道,“这吕涣真一介女子,竟能带兵深入敌窟,立此奇功。微臣年逾花甲,这等奇事当真是闻所未闻。”
“此功可赏,然而女子带兵,终究不成体统。”左光斗说道,“若是令奴酋所知,岂不说我大明无人?陛下应另择良将,取而代之。”
朱由校还没有说什么,袁可立便提出了反对意见:
“用兵向来讲究不拘一格,女子带兵又有何妨?秦夫人同样是女子,其麾下白杆兵不照样打出了大明的威风?若将有功之将调离,恐怕要寒了边关将士的心。”
“陛下,微臣倒是有个法子。”孙承宗说道,“马宣慰的奏章中已经说明白了,光复镇江的吕涣真与之有婚约,如此,朝廷可在镇江设卫,授马宣慰镇江卫指挥使,领镇江参将,如此便可名正言顺地将那吕涣真替下来了。”
众臣刚要点头时,又是袁可立大呼不妥。
“马宣慰是石柱地方土司,安可再外派做边将?这镇江与四川相隔十万八千里,若是马宣慰在战事中有个什么闪失,石柱地方岂不是要乱?”
“袁大人说的是。”杨涟附和道,“再说了,边将千百个,只有这吕涣真立下如此奇功,换做别的将领来,恐怕未必有撑得起局面的本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商议了半天,最后终于得出一个折中的方案:授石柱宣慰使马祥麟镇江参将一职,加封其妻吕涣真为五品宜人,因马祥麟身不在镇江,故令其妻吕涣真暂领参将事。
“至于这吕涣真的捷报中还奏请朝廷发给粮草、银两军械一事。”朱由校说道,“交给兵部评估一下,尽早拟个清单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