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南给了十两银子,村长自是千愿意万愿意,又派村里最好的两个猎手来接替向导的工作。那雾村的猎户一人得了二两银子,第二天一早就返回了村里。
却说响水村村长第二天就组织村里的青壮年扩宽平整路面:“老爷说了,以后把咱村当作落脚点,那是给村里一条财路,咱们得保住了。修路是老爷给了银子的,每日里每人贴补十文钱,中午吃顿干的芋头南瓜饭。谁敢偷懒怠工就不让他干了。”
村民们纷纷叫好,拿了锹铲就出村开工干。
王广南一行人在山间穿行,一路又经过了那垌、大塘、小董、上思、下思、那丽六个村子,每个村都给了十两银子托村长修路,向导也是一程一程地接力,终于在第七天走出了十万大山。
一路上王若珠找到了几支赤灵芝,还花了半个时辰去看猪笼草吃虫子,釆了寄生在大树上的成串兰花,捡了一堆的红豆,见她拿着红豆念:“愿君多釆撷,此物最相思。”
萧野奇道:“就一颗豆子,为何说最相思呢?宝妹妹你思念一颗豆子?没看出来。”
王若珠白了他一眼:“你得挑挑,这红豆品相很重要,首先外型得是个心的形状,看到没?这几颗就好,那边那两颗不行,其次呢中间还有一个细细的小小的心形,橙色的,跟外面的心形是同心的,有心心相印的意思了。所以说最相思,小野牛儿你得多读书。”
萧野不服气:“肯定是话本子写的,才不爱看所谓才子佳人呢。不分男女,动不动就昏过去,造作得很。”
女孩子们都捡得起劲,许木兰和马绣莲说:“阿宝不要跟男孩子说这些!他们不懂的。”
王若珠翘着下巴跳到树上,狠狠地折了一枝下来,抛给萧野,笑着说道:“诺,给你,那可是相思得好好保存着,可别丢了心。”说完,便又跳回树下,继续捡着红豆。
萧野看着手中的红豆,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
出了山又走了十多里路就上了永州的官道,到湖州还有四百多里,再走一天半就到了。
算下路程,一共九天,比走郡城的十三天省下四天,且没有江河,不需要摆渡,若沿途各村给力,把路修平,起码可以再省个两三天,还是很划算的。
进得湖州城,几人只觉眼前一亮,所见之物令人目不暇接:脚下是用青石板铺就而成的宽敞大道,足以容纳四辆马车并排而行;道路两旁则是鳞次栉比的商铺,各种招牌幌子迎风招展,好不热闹。
车队直接到了四兴的铺子。铺子在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东段,五开间三进的宅子,右侧有小巷供马车直接进后院的仓房。王广南让大家先休息,他则带着许木兰去交接货物。
王若珠洗漱一下就拉着萧野到处逛。先进自家铺子瞧瞧,最右侧的两间卖油布油纸和油纸伞,进门就闻到一股桐油的味道,左边摆着要卖的纸伞,右边连着天井和二进院子,有工匠正给做好的纸伞上油。
第二进是制伞作坊,院子里堆满了楠竹,小工正给劈开的竹子刮青。
由老师傅将处理好的竹条削成特定形状,钻孔、拼架、穿线、串联伞柄伞头,制成伞的骨架。这关系伞是否坚固耐用,师傅的手艺是关键。
然后将裁好的桑麻纸喷湿,黏上骨架,修边、定型,然后晒干,考究的还要画上画,再晾干。
最后在伞面刷上七层熟桐油,待干透后就可以使用了。
王若珠拿起一把绘了青竹的伞,试了下开关,又转着甩了几下,打到头顶,满意地摩着打磨光滑的手柄。
左边三间是海味行,最左边前面设两套高几,是大客洽谈区,后面摆的是贵价的干鲍鱼翅海参膳肚等等。
中间摆的是薄利快销的鱿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