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雪就是单纯地想父母陪在身边,最初是装病,一病,妈妈就会火急火燎地赶回来,后来装的次数多了,父母就视而不见。赵小雪就开始在学校和同学们们闹矛盾,打架斗殴。
每次犯事儿,老师就会给家长打电话,她以为老师多找父母两次,他们就会回来。但这样一来,父母就把她视为了没法管教的“坏孩子”。
去年,父母在外地生下一个小弟弟,就带着小弟弟在外面生活,虽然生活费和学费没少过赵小雪,但她也彻底成为被父母忽视的孩子。
群工组帮忙那次,是赵小雪生病,发高烧39度,她把医生开的药都给扔了,爷爷奶奶把她送到村卫生院去输液,她坚绝不肯,几个护士哄着,都没能把针扎上。
赵小雪有点一心求死的味道,爷爷奶奶平时就管不住她,现在更没办法,到底是自己
亲手带大的孙女,眼看走投无路了,爷爷就求到群工站来。
群工站好说歹说,赵妈妈才愿意安慰女儿两句。赵小雪的病好了之后,群工站的人担心她再想不开,帮扶过好多次,还有群工带她坐车去西郊动物园玩。
赵小雪虽然没再闹,但人总是奄奄的,成绩在学校已经垫底,在学校还有两次处分记录。
赵小雪才上小学五年级,如此下去,群工站的义工们担心她念不完初中,就会变成社会最底层的小龄打工妹,外出务工。
那个叫郭高兴的小孩儿,在他父母取名字的那一刻,肯定没有料到这个孩子会过上不高兴的生活。
郭高兴属于爹不爱,娘不要的那一类。父母离异后,各自组建了家庭,郭高兴被判给了父亲。
郭家家境不好,郭爸爸结婚后就当了上门女婿,原本是把郭高兴带过去的,但郭高兴跟新媳妇家合不来,三番两次跑回村。郭爸爸的父母死得早,郭高兴没有爷爷奶奶,回到村子里住,就一栋破旧的空房子。
义工在巡逻的时候,发现了睡在空房子里的郭高兴,房子不通水不通电,他脏得像个小叫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