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84 章(3 / 5)

跟前过过眼,甚至于领命立功,有助他们升迁。”

说明白些,礼部尚书借廷辩与吏部周旋,由官家之口,安插自己人到治水之列。

水官不受待见,尤其是基层水官,故许多寒门子落入此职。

许使相眼眸一亮,连连道:“说得极好。”

他忍不住点评道:“说起礼部,不得不说一说赵子泽此人。老尚书今年已八十三,官家为何迟迟不舍他致仕归家?就因为赵子泽太过妇人之仁,没能学到老尚书的私心,不足与其他五部掰手腕、争权益……这一个派系呐,一旦领头争不到核心利益,很快就会散成沙。”

又言:“赵子泽在国子监待的年头太长了,迟迟放不下教书育人那一套,他把自己当师者,永远希望教出的学子个个都是好的,个个都有出息。可派系里,怎么可能人心皆如一?他若不吃些苦头,想通这一点,官家很难放心将礼部交给他。”

乔时为明白,礼部已不止是礼部。

又暗诽,没想到在这里能听到赵黑脸的花边。

许使相一不小心又说多了,他讪讪道:“往下说,往下说。”

吏部在三槐堂手里攥着,这是朝中皆知的事。

王相久居中书省,稳固不易,他怎么可能看不明白回河之争的利害关系?吏部在廷辩上缄默不言,必是王相的授意。

如此,便只有一个可能。

乔时为言简意赅道:“多说多错,不说不错,青黄不接之际,三槐堂求稳,只想牢牢攥住人事之权。”

毕竟只要手握任用大权,不管是北流派、还是回河派胜出,吏部都能轻易分到一杯羹。

许使相抚掌道:“好一个直击要害的。”他就喜欢这样没有废话,说到重点的。

若说方才是意外,此时许使相便是惊喜了。

他问:“那工部说要铸铁牛呢?”

“无奈之举。”乔时为应道。

堂堂一个工部,在治河上怎么可能说不出个一二三呢?

上一个没打理好关系就大刀阔斧动河道的洪大人,正在发配岭南的路上。

工部柳尚书初来乍早,不管他是世族派,还是寒门派,此时都不宜出风头,万一谁暗里给他使绊子,不值当。倒不如等廷辩分出个胜负,官家说是什么,他便领工部做什么。

所以才会说出铸造大铁牛那样的话。

如今有乔时为这个愣头青站出来,把该说不该说的都说了,情况就不一样了。

乔时为猜测道:“工部或许会趁机有所作为。”

这回,不等许使相引导,乔时为便继续说户部,他道:“据卜侍郎所言,他似乎把国库当户部的国库……若是如此,大抵无需在乎户部是什么立场。”

乔时为躬身作揖,谦逊道:“请使相大人指正。”

许使相抚抚山羊胡道:“卜云天此人在财政上,是有几分手腕的。正如你所言,他有些自负,自诩聪明是个忠信能吏。他的心思不难猜,无非是觉得我户部辛辛苦苦收回来的税钱,我户部还没来得及办大事邀功呢,凭何要掏尽给你拿去治河。户部尚书是吊在卜云天跟前的一块肉,他急着要更大的功绩来证明自己,所以……”

许使相顿了一下,发觉自己说了些废话。

他道:“所以,户部的立场并不重要。”

至于刑部,昨日廷辩没说太多,乔时为又接触不多,实在分析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暂时放下。

“回到最开始那个问题。”许使相给题目添了更多条件,道,“你想治水,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之策,可吏部紧攥人事大权,户部不愿支度银钱、物料,礼部想往里安插人手,分一杯羹,工部稳妥起见,明哲保身,兵部担忧北境边防……如此之下,你什么打算?”

乔时为心里一叹,原来入朝为官,看似要答一道题,实则会延伸出百道千道题。

他也终于明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