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骐问道:“那父亲,到底是去巴结的,还是去威胁的?”
“随机应变!”朱晖道,“记得别总想着来看为父,把银子用在该用的地方,可一定要记得巴结好蔡国公。他或是我朱家最后的希望!为父这条命不要紧,爵位……那可是你祖父用命换来的,为父丢了的话……九泉之下无颜面对啊!”
……
……
皇宫,坤宁宫内。
桌子前,朱祐樘坐在一边,另一边坐着的是张皇后,而在一旁还坐着贤妃,在几个孩子不在场的情况下,朱祐樘难得感受到了家庭的和睦。
这是他以前所不曾感受到的,有一种男人的自豪感。
萧敬立在一边,笑着把一份清单陈列在朱祐樘面前,道:“陛下,这是朵颜卫上贡贡品的清单,还有朵颜卫左都督阿儿乞蛮带其二子,还有诸多头目,已决定归顺于大明,接受大明对其的安置,一切都仿照于火筛归顺的礼数。”
朱祐樘一脸志得意满,笑道:“很好。这大军才刚出征,各处的边军还没等有多少动作,朵颜卫就已经归顺了,看来这两年的仗没白打。”
萧敬道:“这还是陛下您皇恩浩荡。还有蔡国公从旁运筹帷幄。”
朱祐樘看了看张皇后,道:“皇后你看,朵颜已经降了,以前他们都是盘踞在草原上,既对大明称臣,但其实就是一群盗寇,奉草原鞑靼小王子为主,现在被大明的军威所折服,以后就迁徙到大明的边陲来,部分让他们放牧,有的直接让他们种田,这样最好。”
张皇后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却是将手上的一块绸缎放下,道:“那陛下,他们归顺了,是不是以后就不用打仗了?”
“说这个还早了点。”朱祐樘道,“朵颜先前已经被打服了,他们本来也不成威胁,说起来这件事除了秉宽的功劳,蓟镇巡抚刘宇出兵及时,还有他能形成威慑力,也应该是可以居功的。”
萧敬一时不知该怎么形容此事。
朵颜卫归顺,只是恰逢其会,遇到了刘宇派兵往大宁故城方向出兵,谁知道这就要被刘宇捡个大便宜?
“下旨嘉奖。”朱祐樘道,“朕愈发觉得,秉宽既然肯在去寻找矿脉之前,特地去见见这个刘宇,想必他是有一定能力的,如此人才也该好好器重。”
萧敬道:“陛下所言极是,这位刘巡抚想必是有能力,但一切都还不能作准,蔡国公先前也未就此人做上奏举荐等事。”
“哦,秉宽还没举荐……秉宽身边那么多能人,去考察一下刘宇也是应该的,跟吏部打个招呼,若是此人能继续立功,回头可酌情将其调回京师,委以重任。”
朱祐樘到此时,好像有点过分迷恋于刘宇的能耐。
萧敬提醒道:“陛下,连宁夏立功的巡抚杨一清,到现在还没有回朝委以重任的资格。”
朱祐樘道:“这有所不同,杨一清虽是秉宽所举荐,但其人傲慢无礼,并不一定会甘愿为秉宽所用。可这个刘宇不同,从先前传回来的消息,他对秉宽的礼重程度来说,就看出他是愿意唯秉宽马首是瞻的,只有这样的人才更适合协助秉宽治军和用兵。”
张皇后提醒道:“陛下,臣妾的两个弟弟,也很愿意为朝廷效命。”
“哈哈。”朱祐樘笑道,“朕早就顾念到了,这不先前已让人去给延龄表功了吗?延龄在宁夏,虽未实际取得大的功劳,但据说他敢于一马当先,勇气可嘉,虽与崔元还有些差距,但差距会越来越小的。”
张皇后听了就很不爽,好似是微微撅嘴道:“就不信一个驸马,真有那么大的能耐,还是蔡国公给他机会。”
“哎呀,皇后,不要为这种小事去斤斤计较,秉宽会一视同仁的,下次一定让他给鹤龄和延龄好好筹划一番,让他们可以建功立业,彰显张家的威风。这样,传朕的旨意,让延龄在辽东好好协同杨一清打仗,只要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