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点头道:“阵前的拉扯没有意义,那就冲对方的阵势。若是能知会到城内,让石沟城守军一并杀出来,断其后路。”
高丕道:“城内并无出兵的迹象。”
在高丕看来,指望石沟城内驻守的三百兵士杀出来,根本是不现实的,鞑靼可是三万兵马,三百人出来连送人头都不够用,何况城内也只有一门炮而已。
“在距离鞑子二里之内,开始放炮,打乱鞑靼人的阵脚!上!”
杨一清厉声道,“鞑靼人想当缩头乌龟,这次就让我们来主攻,这炮,他们是守不下来的。”
……
……
“轰轰轰……”
随着大明宁夏一路人马展开火炮攻势,石沟城一战正式打响。
而在城东二十里之外,李鄌和郑英两路人马都在隔岸观火,或者说是在观察形势,当得知开打的消息之后,两路将士心中还是有震撼的,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杨一清到底带了多少人马来,但料想兵马数量必然不如鞑靼人多,甚至是远不如。
就这样……杨一清还敢正面与鞑靼交战,这两路将士不服都不行。
“还真敢打呀。”
在李鄌的中军营帐中,在得悉开战的消息之后,李鄌便如此直接评价。
崔元看了看周围几名将领,别看他们这路人马不多,只有两千兵马,但随军的将领级别却不低,也是因为这次出征河套,朱晖麾下集结了一大堆等着混资历的勋臣和将领。
崔元对李鄌劝说道:“若是前方交兵紧迫,而我们置同袍将士于不顾的话,朝廷必然会追究责任。”
“本将自然知道。”
李鄌站起身来,他也很焦虑。
谁让杨一清是个“莽夫”呢?
本还指望杨一清知难而退呢,现在倒好,这是把东边两路人马架在火上烤。
一旁名叫宋起的将领道:“如今我们面前有鞑靼数万兵马,我们能将他们牵制住,也算是给他们交战赢得战机。或许鞑靼人就等着我们自投罗网呢?”
了解李鄌的,还是跟他一样有贪生怕死心思的将领。
大明的将士习惯了打守在关隘内的防御战,很多人还没改过这种习惯,甚至心理上还带着一种“主动迎战必死”的心思,能退缩的时候也不会主动去触霉头。
李鄌道:“说得有道理,现在不是我们不上,是前方条件不允许。”
“报……”
正说着。
门口传来传令兵的传报声。
李鄌见到传令兵,有些紧张问道:“可是鞑靼人往我们这边来了?”
以李鄌的意思,这是要随时做好风紧扯乎的准备。
但听传令兵用很大的嗓门道:“东北边有大明的援军抵达,是建昌伯的人马,沿途不停,正要往石沟城方向而去。”
“这么快来了?昨夜之前不是还距离五六十里?他们昨夜没休整?”
李鄌显得很惊讶。
开战的关键时候,本来都没算进“人头数”的建昌伯张延龄,居然领兵来增援?
他是疯了还是想不开?
崔元听到张延龄来了,突然觉得松口气,微笑道:“建昌伯是经历过几次战事的,想来他是得到了战事开启的消息,急速增援而来。”
别看张延龄平时的风评不太好,但在崔元这里……崔元可是张延龄的大舅子,张延龄再混账,也没欺负到崔元头上,以至于崔元把张延龄当成“吾辈楷模”看待了。
且崔元很清楚,张延龄那路人马有四千多,如果再加上朱晖派来的两路先锋人马,那就是八千兵马,从东边杀到石沟城,破鞑靼小王子的防御阵,就大有机会了。
更重要的是,别看张延龄来得慢,但张延龄阵中的火器数量却很多,而且还有重火力。
李鄌听了却一脸忌惮道:“一个皇亲国戚,此时不应该守在后面,看着我们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