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满级富婆,潇洒九零> 37.上新闻呗,谁怕谁(捉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7.上新闻呗,谁怕谁(捉虫)(4 / 6)

还有不少手表。不过因为行程太紧,这波客人没能充当模特儿,只是匆匆亲自送货去了趟人民商场,用他们都高鼻梁深轮廓证明了这些是正宗的苏联货之后,便撤退了。

他们还想在省城逛一逛,他们还要跟着王潇去友谊商店扫货。

这回友谊商店把王潇当成大客户,对她可热情了,把所有的俏货都拿出来给她挑。

由于王潇十分豪气好讲话,最后营业员偷偷跟她讲,其实文物商店的东西更多。用外汇券的话,在文化商店能买到更丰富的古董。

王潇能说什么呢?她都已经开票交了钱了,所有的外汇券全花光了。只能等下次了。

嘿嘿,这种真不花钱的捡漏,感觉好爽啊。

第二次买卖真心要比第一次轻松多了。

夜视仪这些光学仪器也不需要模特展示,发烧友们自行跑来,柜台的货卖的快得很。

尤其是照相机啊,摆在玻璃柜台里,营业员跑得脚不歇。

为啥?洋货光环闪耀还便宜,才300块钱一架,跟国产的差不多,又不用等货。早就想买的人见了当然得赶紧买。

王潇不懂相机,可她知道这批货的大家互相抵的价格,一台相机相当于60块卖给她的,这还加了人家从莫斯科弄过来的成本。在他们国内,大约也就值三四十块人民币而已。

很正常。

她300块一件的羽绒服跑到莫斯科,人家能卖3000卢布。

就各种离谱吧。

这一趟生意来去匆匆,周期压缩了差不多一半,王潇分到手的钱反而涨到了22万。

为啥?因为军大衣比光学仪器占空间多了,苏联人这回带过来的货较上回更多呗。

时代的风口啊,王潇自觉自己这只猪都能上天了。

向东痛并快乐着,他这几天卖衣服挣的可远远比不上卖苏联的相机、望远镜这些。照这么下来,他感觉自己都得转行了哦。

“抓紧哎。”小老板撺掇王潇,“趁着年前再做一笔,过个肥年。”

唐一成在旁边算时间,十分严谨:“来不及,飞机5天一班,他们再快也赶不上。到了京城还要坐火车上咱们这里提货,年前怎么也赶不上。”

向东急了:“干嘛要等他们过来?咱们把货拖过去不行吗?在京城交接,他们当天就回去,不用等下一班飞机。”

哎哟,这回连王潇都震惊了。

这年头能做出来还没背景的个体户,果然凭借的都是满腔胆量啊。

对方的货都没瞧见,就敢自己这边先发货,好有勇气哦。

唐一成可不敢冒这个险:“要是他们的货不好,不能要。我们这边的货到了京城怎么办?”

“再托运回头好了。”向东不以为然,“最多不过几千块的托运费嘛。时间就是金钱,省下时间能挣更多的钱。”

唐一成沉默不语。

呵呵,几千块的托运费!那赶得上他在肥皂厂好几年的工资了。

当然,这回他也拿到了提成,依旧是两个点。羽绒服厂、服装厂和鞋厂给的,加在一起有一千二呢,搞得他看到钱眼睛都疼。

心虚。

看王潇心动,他咬咬牙决定入伙:“那个,托运费算我一个,没做成的话,我出两千二。”

向东跟着拱火:“剩下的我全包了,成不?干啦,王工,赶紧搞起来,又不是搞不起来的事。”

王潇赶紧喊停:“行行行,我回家跟我妈说说看。”

“这有啥好讲的啊。”向东十来岁就跟着大人走南闯北,自己做主惯了,完全不理解王潇为啥还得事事跟家长报备,“你又不是没做过中人。”

王潇瞪眼睛:“我不跟我妈讲,你给我买卧铺票啊?”

向东识相地闭嘴了。

他不能,他有钱也不能。

哪怕他乐意掏大价钱买黄牛票,也未必能买得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