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称霸天下之志蠢蠢欲动,盛烨当然不例外,而且现在士气正盛,英雄豪杰们群情激昂,磨刀霍霍,信心十足。良久,盛烨点头道:“或可一试”
三天后,岐山寨中,各国使臣齐聚一堂,商讨如何瓜分,昱国使臣遵盛烨意提出三国均分。姜辽二国使臣立即爆发,毕竟在他们眼里此战持续一年半,而昱国只战了不足半年,这个要求实在强人所难,狮子大开口,于是此次谈判不欢而散。
其实姜辽两国一开始就有吞并岐山寨后,合力攻打昱国的心思,浔国远在东海之边,不能相帮,在看到昱国弱兵弱将后越发蠢蠢欲动,而谈判只是导火线,大战一触即发。
局势微妙,盛烨命人回都请求增援,又提前差人绕道而行,自海上持通关证明入浔国提醒其可于辽国外战时趁虚而入。至于能否说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琉岳大陆之乱,自此而起。
昱王不知盛烨背后操作,只知三国因分配不均,辽姜两国欲向昱国开战,昱王野心已久,很早便想征战天下,奈何青年时身中奇毒,登位以后,身体愈发孱弱,壮志未酬,孤独地呆在那位子上二十年之久,当初的意气风发,豪言壮志犹在眼前,他也想驰骋疆场,奈何须稳固王权,身不由己。如今昱国,大王子和二王子在国都,身后势力不凡,而只有三王子若是不自请守边疆,身后并无实权,要想夺位,犹如天方夜谭。
昱王给盛烨的信中道:吾儿甚枭,志在天下,父甚慰之,宏图与否,子自决断。
闻信,盛烨落泪,信中所言皆为父亲谆谆教导,盛烨知父亲身体渐衰,时日无久。这是父王第一次称呼他们为父子,以往相处就像君臣,生疏如陌生人,父亲年迈,他却远在千里之外,不能承欢膝下,日后战乱恐数年不能一见,心中懊悔不已,为何以前不缠着父王,即使是被教训也要粘着父王,仔细想想,从小到大,父王从没因他是奴婢之子而厚此薄彼,生活用具,金银器皿,丫鬟小厮,一应俱全,从不短缺,除了父爱,可于高位上本就孤独且忙碌,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想到这,盛烨急切想回家看一眼父王,却也知父王之期许,遂犹豫不决,祁钰见之如此,遂道:“殿下可快马加鞭,往来一遭,最快不过二十日,陛下体弱,为人子女,理应尽孝,蒋渊此人善布阵领军,可请其暂代蒋帅一职,属下定会辅佐,以保军中无虞。”
盛烨闻言,思忖良久,皱眉道:“这样也好,父王病弱,若是错过,恐是终别,本王走后,不在身边,一切小心,保命为首。”
“属下遵命”祁钰单膝跪地抱拳道。
盛烨走后,不到十天,三国开战,姜辽两国率先攻城,各自为营,互不干涉,此时,临运城面临来自东北和西北两方阵营,岐山寨为无主之地,仅三国各派守将占领,二国合力夜半偷袭,第一战昱军于岐山内败,退避若干地,此时二国占领岐山谷壑约三分之二,驻扎军营,互不相扰。
实际上,姜辽两国虽人数众多且已有增援,但两者皆已战一年多,兵困马乏,不宜长期苦战,他们的自信大约是来自于祁钰建议的假敌以弱,前面近半年的休养生息,以及人数众多,遂欲趁机捞一杯羹。
想到此,祁钰打算找几名擅长偷盗逃脱高手,先去烧了他们的粮草,为等昱国大军的增援来拖延时间。
至于找谁,祁钰打算就找岑莹他们六个,再带上些许精兵,毕竟在姜国及辽国时几人合作默契,任务轻松完成,况且山林更易隐匿,逃脱很容易。
既是如此,他们敢想敢做,待蒋渊同意后,今晚便出发。
时值夏日,蝉鸣之声不绝于耳,引人烦躁,皓月当空,繁星点缀,本是一夜好梦时,数人飞檐走壁,穿越重重茂林,此时正是三更,守兵们昏昏欲睡,极力忍住端立,岿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