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据暗探报,辽姜两国正在合力剿匪,岐山寨占地之广,规模之大可堪称王,因而即便是二国联手,要打败敌寨也非一日之功,且不用说岐山寨实际上是背黑锅的,但已至此时,这场剿匪活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两方僵持,也非几月能解决的,为以防万一,盛烨暗地联系习虎派人密切关注剿匪动向。
岐山寨位处辽国边境,于三国交界以北,与姜国接壤,为免别国大军入境引得猜忌,姜辽两国计划两面夹击,逐个攻破。岐山寨集齐武林豪侠,各个武功高强,身手不凡,非普通兵队可比,且其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占据天堑,遂已过去一年,三方势力呈从西向东,姜辽两国两面包抄,仍未攻下,而岐山寨因其地形之优势,春耕秋收,闭关锁寨,自给自足,反而使得二国困于粮草,有渐败之势。
这一年之中,军营训练,从不懈怠,士兵们斗志昂扬,热血沸腾,恨不能立马实战,以彰自己的实力。
虽说趁火打劫,为天下人耻,隔岸观火,非君子所为,可国之大事,以利当先,岐山寨这块肥肉,谁都想吃,于是在一年后的一天,姜辽两国派使臣来昱国请求合力剿匪,且三国契约,互不干涉,姜国于岐山寨西北,辽国于其东北,昱国也就是盛烨领导带我军队于其正南,三方势力呈三足包围之势,只待狼烟起,群起而攻之。
岐山寨是一绝妙关卡,若为任何一国的疆土将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祁钰觉得,这场战争应有更好的结果。
或许在攻下岐山寨后,三国和谈瓜分岐山之前,昱国可以做出损失惨重的假象以迷惑二国,继而昱国可以在谈判上失去优势,姜辽二国欲分到更多,或者若他们更有野心则借此谈判失败发动战争,合力攻打昱国,届时昱国兵强马壮,亮出底牌,趁其一年战竭而弱,也许可以打他们个片甲不留。
而现在还不是和盛烨讨论这些的时候,而盛烨也清楚,这次合剿当责弱兵,毕竟姜辽两国如今也呈弱兵之势,但岐山寨是必须得攻克下的,遂请军中良谋,盛烨领兵,祁钰随之。
狼烟起,号角响,鼓声震,兵士出,此战于一天凌晨朝阳未升时开始第一次进攻,时值深冬,山中雾气缭绕,敌方箭矢难以瞄准,而第一批士兵要做的是毁良田,卯时退,爬山也可当其是锻炼,山寨耕地多于偏南,此前姜辽两国不能入昱国境内,遂此法不通,此时正是冬小麦初出苗芽,毁其吃食,诱其怒极而出,因而此战是昱国出兵,引蛇出洞,调虎离山,姜辽两国蓄势待发。
就这样寅时而出,卯时而退,犹如挑衅,终于在三个月后,寨匪忍无可忍,调集兵力南向对战,昱国狼烟已示姜辽两国可以出战,此战昱军须脱住南向对战之匪徒,给其余二国足够的时间对战另外一半的寨匪。
此战持续近一月,因昱军既须拦住寨匪南下,又须拖住寨匪回山,遂昱军虽多出寨匪很多,二者仍两败俱伤,各不相让,等姜辽两国赶来时,战场狼烟四起,好不狼狈,在三面夹击下,岐山寨被攻克,匪徒或投降或被斩杀,而直到现在岐山寨匪只当姜辽两国是为民剿匪,寨灭人亡,死不瞑目。
恰在此时,昱国军队之狼狈显而易见,姜辽两国各怀心思,三天后寨内谈判,必生事端。
战后回营,祁钰把自己的想法告知盛烨,盛烨略有犹豫,毕竟国与国之间开战是要打破盟约的,必要经王上同意,却只听祁钰道:
“我们并非主动开战,谈判失败,各有责任,若是他二国狼子野心欲攻打昱国,这撕毁盟约的就是他们。届时我们可以在谈判中狮子大开口,引起众怒。况且我军实力正盛,而他们已力竭渐衰,胜负未分。此战若胜将会是您等位的投名状。”祁钰循循诱之。
盛烨心中略有动摇,琉岳大陆分崩离析已久,各路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