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卡车方面,本茨汽车基本毫无敌手。</br>毕竟卡车反而并不看重外观,看中的是卡车的实用性,承载重量,故障率,维修的方便程度,燃油的消耗以及动力等方面。</br>在这些方面,本茨汽车厂的成果是要比其他汽车厂更为优秀,取得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也就理所当然。</br>根据本茨汽车厂方面的消息,在近段时间里,德国向位于德国的本茨分厂下达了一份高达一千辆汽车,三千辆卡车的订单,并要求在半年内交付。</br>德国所购买的卡车,是体型比较大的卡车。这种卡车虽然速度比较慢,但运载能力更强,并且适合多种地形的路段。</br>这样的卡车在德国甚至欧洲的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肆无忌惮的行驶,这对于德国后勤的帮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br>要知道,对于德国这样的陆军大国来说,军队的数量和装备的数量,能够大幅度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br>同时,大量的士兵和武器装备,对于国家的运输体系和后勤能力也是一个考验。</br>军队中的火炮,武器弹药,甚至士兵的运输都需要更加方便的工具,卡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br>毕竟将来作战的战场和军队的驻地肯定不会全在火车站附近,这也代表着在火车站到军队驻地这段距离内,需要一个十分有效的运输工具来运输物资。</br>德国人将目光放在卡车上其实很好理解。毕竟时间已经证明了,汽车是除了火车之外的,陆上最方便快捷有效的交通工具。</br>而拥有载货能力的卡车,有很大可能也是除了火车之外,陆上最方便有效的运输工具。</br>德国人能够一口气下达3000辆卡车的订单,足以证明他们在卡车方面已经有了研究,并且确信卡车能够承担起他们物资运输的需求。</br>毕竟德国人所订购的这种大型卡车,是在运载超过3吨的货物的基础上,能保持时速35千米以上的巨无霸。</br>而本茨汽车厂之前的另一种卡车类型,是能够运载超过1.5吨,时速能达到45千米以上的小型卡车。</br>德国的本茨汽车分厂是和当地德国贵族进行合作的。这也代表着总厂没有权利拒绝这份订单。</br>实际上,阿瑟也并不会拒绝这份订单,毕竟这也代表着丰厚的利润。</br>不过,出于履行盟友义务的目的,同样也是为了提醒英法,阿瑟还是将这条消息转告英法政府。</br>德国有一家本茨汽车厂,英国同样也有一家。</br>而英法两国的反制手段也很简单,收到来自阿瑟的消息之后,英法两国进行简单的考察,确定了卡车拥有巨大的运输潜能之后,两国分别订购了四千和三千辆卡车,并且同样也要求英国的汽车厂在半年内交付。</br>这么一来也有个问题,那就是俄国听到消息之后,也有购买卡车的想法,但英国的汽车厂生产订单早已经爆满,短期内没有能力再承接订单。</br>俄国政府无奈,只能将目光看向了澳大拉西亚。1913年9月27日,在从英法获得了足够资金的贷款之后,俄国派出团队前往澳大拉西亚,考察本茨汽车厂,同时也是和澳大拉西亚商议卡车的购买订单。</br>其实按照正常情况来说,本茨汽车厂分厂拥有的技术,总厂应该同样拥有并且更加精深。</br>而英,法,德三国都大力订购的卡车,其潜力和作用自然也毋庸置疑。</br>实际上,俄国团队此行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考察卡车的作用,就是尽可能的将卡车的售价压低,来节省更多的资金。</br>要知道,俄国的国土面积是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