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爷起身,龙头杖怼地:
「儿啊,这是桩好买卖,我王家投了。」
……
数千里外,吴皇宫。
迎来了漂洋过海而来的撒克逊人。
一支由420馀人组成的庞大使团从伦敦出发,跨越数万海里抵达了苏州府。
礼炮隆隆。
禁卫军官抽出佩剑,45度指向天空。
「持枪,行注目礼。」
百人仪仗队齐刷刷匈前持枪,枪刺向上。
左侧是身穿纯黑毛呢大衣的50名陆军,右侧是藏青毛呢大衣的50名海军,目光有神,注视着走在中间红地毯的客人们。
部分撒克逊海陆军官本能的摘下军帽,敬礼,对陌生东方同行颇有好感。
一名陆军少校嘀咕道:
「普鲁士人也是这般的整齐划一。」
……
「奏乐。」
熟悉的音乐响起,使团顿时激动起来。
肯特公爵心中默念:
「God Save the King。」
瞬间,
他觉得这里的一切是那麽的顺眼丶柔和,深吸一口雨后香甜而潮湿空气,仿佛又回到了伦敦的郊区~
担忧,此时已经去了大半。
肯特是现任首相诺斯勋爵的心腹,托利党骨干,保皇党中坚。
见到身穿军礼服的李郁时。
他摘下河狸帽,单膝跪地:
「奉国王乔治三世之命,拜见尊敬的吴皇陛下。愿两国友谊深厚绵长,陛下圣体健康。」
……
李郁注意到站在前面大约三分之一比例的使团成员单膝下跪,后面的使团成员双膝下跪。
于是微笑道:
「诸位远道而来,辛苦了,请。」
欢迎宴会后,使团成员被安置到附近刚落成的一处文官官邸群下榻。
肯特以及少数成员被安置在皇宫一角。
双方颇有默契,各自派出低阶文官私下接触,试探交谈。
待基本谈妥,条款无太大异议之后才进行正式会谈。
长条桌两侧,宾主两欢。
气氛很轻松,过程很顺利。
签署了正式的《苏州协议》,也称为《吴——撒两国友好协议》。
……
协议内容包括:
互驻使节丶确定关税丶开设商馆丶科技交流丶互相承认海外殖民地范畴丶皇室来往丶民间商业自由来往等等。
条款没有涉及传教。
因为,
伦敦的老爷们不希望看到慈眉善目的和尚丶清癯睿智的道士在泰晤士河畔搞演讲。
苏州的老爷们也不希望看到挂着银质十字架的牧师在街头分发鸡蛋。
一句话,
为了避免两败俱伤,大家还是谈点实务吧。
协议公布后,
宣传署集体松了一口气,不用去寒山寺听佛经,也不用去玄妙观学道法了。
按照陛下指示,寇可往,吾亦可往。
若西人坚持传教,他们就是第一批「遣欧僧」,赴伦敦搞文化输出。
陛下是认真的,陛下是自信的。
当前阶段,
对外战略分两块——经济殖民丶文化输出。
一前一后,一实一虚。
千万别小看了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输出,效果不逊于巨舰大炮。
……
午宴时,
肯特公爵对于吴皇陛下的好感上升到了极致。
他试探性的询问:
「陛下对于欧洲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怎麽看?」
李郁矜持而高傲地表示:
「资产阶级应该不应产生过多的妄想,他们应该听命于国王,积极交税服务于国王。」
肯特公爵的眼睛当时就亮了,起身令使团所有人举杯,为吴皇陛下的圣明乾杯。
东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