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伐高句丽之际,杨玄感叛乱一呼而从者十万,杨广对此做出的指示是“天下人不欲多,多即相聚为盗耳”。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杨广紧接着表示,“不尽加诛,无以惩后。”
必须杀,给朕狠狠地杀!
天下的普通人、特别是那些贱民就不应该太多,多了就会沦为盗贼,所以应该多杀一些。
于是仅洛阳一城,被杀或者是被流放的就接近四万人。
当初杨玄感起兵叛乱之时,曾经打开粮仓,救济百姓。而等到杨玄感叛乱被平定,那些接受过杨玄感粮食的百姓都被骗出郊外,坑杀。
那么等到雁门关之围后,杨广返回东都洛阳呢?
这个刚愎自用的帝王在看到人来人往的街市之后向着左右发出这样的感叹:
“犹大有人在。”
你们看,这街市上还有这么人,说明什么?
说明朕当初杀的人还是杀的太少!
当是时,天下早已经是民忽沸腾盗贼四起。但就在这样的节骨眼上,杨广还是想要继续死磕高句丽,还是想要巡幸江都,还是沉浸在自己千古一帝的幻梦里不愿意醒来,真正的面对这个世界。
死磕高句丽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所暂且按下不表,下江都所需要用到的交通工具龙舟水殿早在杨玄感之乱时被焚毁
。
但你以为杨广便会因此而放弃?
天真。
诏江都更造,凡数千艘,制度仍大于旧者。
造船,给朕继续造船,还要造比之前更大的船!
如此种种者,如何能不叫天下人为之心寒。
转眼便到了大业十二年,恰如同掩耳盗铃一般,杨广向着周遭的近臣询问天下盗贼的清剿情况。
宇文述当即报喜不报忧,表示天下盗贼很少,不足为虑。
于是杨广将目光转向一旁的苏威。
苏威本来都已经躲到了柱子后面,就是为了不被杨广点名。但现在————
于是只好硬着头皮上前,给出应对。
“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渐近。”
老滑头苏威表示,这不是我分内的事情,所以我不是很清楚。但我前阵子听说盗贼还在长白山一带,现在听说已经快到汜水。
言外之意,各地义军风起云涌,马上就要打到东都洛阳。
杨广不悦,拒绝接受这样的现实。
但杨广征高句丽之心不死,于是在不久之后,又向苏威询问讨伐高句丽的事宜。
于是苏威给出建议。
“今兹之役,愿不发兵,但赦群盗,自可得数十万。遣之东征,彼喜于免罪,争务立功,高丽可灭。”
陛下你大可以坐镇关中,发布诏令将各地的义军和百姓赦免,而后叫他们戴罪立功,东征高句丽。
这样既可以攘外,又可以安内,可谓是一举两得。
但杨广却觉得受到了侮辱,自己千古一帝的威严和梦想受到了质疑。
义军?那是什么,区区盗贼而已,弹指可灭。
高句丽?蕺尔小国,待朕集齐百万大军,定要叫其土崩瓦解,不复存在。
于是此后不久,杨广最终将其祖孙三代除名。
此后,龙舟制成,杨广更是题诗一首,不顾群臣阻拦,巡幸江都。
“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
这位刚愎自用了一生的帝王似乎终于放下那千古一帝的梦想,开始想要学曾经被隋朝灭掉的陈后主,在南方醉生梦死度过一生。
有
建节尉任宗上书极谏,劝阻杨广表示不能走,被杨广于朝堂之上当场杖杀。
杨广最终踏上巡幸江都的路途。
只不过此一去,便注定杨广此生,再无法回转。
“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
伴随着旌旗摇摇,龙舟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