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打一壶梨花白,整一桌席面好好喝一顿才是。吵了一顿嘴怪累的,得吃些好的补一补。
贾政一行人终于在午膳前赶到了庄子,路面宽敞平坦,马车舒适行的平稳,大伙倒也没糟什么罪,连岁数最大的老太太下车后还精神头十足。
这个庄子是贾政几年前建的,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铁栅寺就坐落在庄子后身的大黑山半山腰处,京中各府女眷们倒是常去铁栅寺烧香拜佛。
庄子左边的山头地表坚石密布,即没有高耸的树木也不适合栽种经济作物,在当地百姓的眼中,那座山就是一座废山,毫无价值。
可在贾政眼里却孑然不同,那漫山遍野盛开的映山红,绚烂如云锦、璀璨似彩霞,美的令人炫目,让人陶醉。
看众人下车后都一副看傻了眼的模样,孩子们更是恨不得现在就能身临其境在花海里遨游一番。
当初贾政来考察地界时,正好是映山红花开的时节,那铺天盖地的美深深地震撼了他,当时他就决定一定要买下这块地这个山头,不为别的,只为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
后来他给庄子命名为云霞山庄,此山命名为云霞山,派人在山脚立了个高高的大石,上面用篆体雕刻着“云霞山”三个大字,气派又醒目。
山顶有一处天然的泉眼,水流潺潺,自上而下形成一道宽半米左右的溪流,每逢雨季,溪流会拓宽为小河,为云霞山增添了一处流动的景致。
贾政让人沿着溪流方向修整出一条蜿蜒而上的石阶小路,又在山腰山顶等平坦处建了几处供游客休息看风景的小亭子。
又栽种了一些其他季节盛开的奈活花种,基本上保证了春夏秋三个季节都有花可赏。
渐渐地,来铁栅寺进香的香客都会不自觉地被这满山的风景吸引,忍不住前往驻足欣赏一番。
来不及赶回京中的香客,庄子里开放了几处院子,只要支付一定的银两,就可以享受相应的招待,保证客人宾至如归。
没办法,这个庄子的土地极少,光靠种地根本养不活一个庄子的人,于是贾政因地制宜,另辟蹊径,想出这么一个吸引游客的法子,将云霞山装里一部分院子设制成民宿客栈。
虽叫民宿,消费档次却很不亲民。
不过能去铁栅寺进香的香客九成以上都是出生富贵门庭,也都不吝那百八十两一晚的银子,能住的舒服安逸,谁还乐意遭罪呢?
民宿的年收益很可观,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创收的项目。
众人在山脚下远距离欣赏了一会,老太太发话了。“先进去梳洗一番,用过午膳再说,山就在那,又跑不了,你们这群猴儿急个什么劲儿。”
孩子们齐声应答,笑闹着跟着老太太进了庄子。
负责管理庄子的是一对老夫妻,姓方,方管家管外院,方婆子管内院。
几个小子被安排在外院的一个院子里,内院里老太太和贾敏住一个院子,贾政夫妻一个院子,姑娘们住一个大一些的院子。
每个院子都不大,却十分精美雅致,设备俱全,房间多,随身下人们都住进去也不显拥挤。
地方有限,当初设计院子的时候贾政就考虑到了住宿问题。
因此院落小,房间多是云霞山庄一大特点。
而作为民宿的院子都集中坐落在庄子靠西边的位置,同这边院落只由一道内门相连,在这边落了锁,就是两个独立的院落,各走各的大门,相互之间并不影响。
这时节,民宿的院子住满来进香或赏花的游客,算得上是进入了赏花的小旺季。
用过午膳,老太太又小睡了一会,待精神了就由贾政带领着朝云霞山进发。
贾政让人抬了藤椅,抬着老太太走,其他人都走着过去,左右也不算远。
第一梯队几个皮小子早就按耐不住撒着欢跑远了。
贾琏自持年长稳重,主动担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