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麒麟儿> 第391章 第 391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1章 第 391 章(3 / 4)

将息,成仁在荆州历练颇多,既有领兵作战经历,又有执掌后勤之能,来主事最好。另外,冠军精于用兵,但他能为前军,不能为后勤,在兵部做个兵部郎也就够了。”

工部、户部、刑部、礼部,许盈也一一安排来。

完毕之后,许盈又道:“六部其实主管执行,而论及决策之能,还得看内阁。我欲征辟‘博士’,以备咨询,成为内阁——各上书之事,先经内阁,内阁决议如何处置,然后上报于我。我以红笔批示,或成或不成各有说法!”

此时没有大学士的说法,许盈干脆用了从秦汉时就很深入人心的‘博士’之说,用博士以备咨询咨询,这谁也说不出个错来。而内阁博士们的权限,乍看不大,只是提建议而已,最后还得许盈这个大将军一言以决。但仔细想想,博士们的权限深不可测,形同前汉宰相!

毕竟各路上书那么多,大小事情纷繁复杂,许盈根本不可能事事过问。而且就是过问的那些事,因为先入为主的关系,只要提出来的建议没有大问题,或者许盈没有既定的想法,最后采纳的可能性也很大!

许盈定下了内阁固定成员九人的制度,人多一点儿,内阁反而不太可能因为某个人过于强势而大权独揽。再者说了,集思广益,在一定的人数范围内,人多一点儿好办事——特别是当下,许盈还需要团结各方,有个好安排人的内阁。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许盈只用掉了四个内阁名额,剩下的名额要给人晋升,给以后入手的大才,给一些需要拉拢的人,以安人心。

比如韦训,他身为韦皇后兄弟,老牌保皇党了,又早就向许盈投诚,在安定建邺的世上特别配合。加之他本来就是建邺侨居势族中,除汝颍势族,其他势族如今的领头人,放他在内阁之中恰如其分。

‘博士’之名对应他原本的官职肯定显得过于寒酸了,但可以兼任啊!反正是以顾问的名义请人,朝廷大佬在闲暇之余做个顾问,有点儿不符合尊卑制度没错,但至少没有实际上的问题。

而且,从许盈这边说,今后建邺台阁可能也没那么多事可做了,一些人在京口这边兼职也没什么(中枢一部分权能必然会被京口这边分割,至于分割多少,只看许盈认为多少合适罢了)。

和心腹商量好各个位置上放的人,许盈又将此时建邺台阁的任职情况做成表格,贴到一边观看:“台阁到底是执政天下所在,哪怕被将军府这边分权,也须时刻注意...哪些位置上得放人?不见得是显要之位,只是要能总能全局...”

未来有一段时间,许盈注定要和建邺台阁互相合作,又互相提防,所以往台阁那边放眼线是正常操作!正经官员不必刻意安排,那些作为秘书的吏员倒是更好些,既不起眼,又方便收集信息...很多事其实是瞒上不瞒下的!

这件事倒是不难,当初袁继驱赶台阁来到建邺,中间是死了不少人的!后来京口乱了一遭,虽没有爆发大战,但乱局中必定死人。这样来来回回折腾,如今台阁可有不少空当,特别方便许盈安排人手。

安排着这些事,许盈很小心地构建起了地方衙署与将军府的联系,努力让上通下达,提高效率,减少内耗。

乱世之中,执掌一方者大多很注意武力,进一步的,也会很看重农业生产、教化之类。但建立起一个合理的、有效率的军政架构的并不多,这不是不想,而是有的人能力不允许,有的人形势不允许,有的人财政不允许,有的人不以为意......

而事实上,因为此时大家的政府运行方式都太烂了,在这上面做一些改革,是可以投入小、收益大的——毕竟基础太差,按照边际递减效应,这种时候最容易获益。

许盈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意愿做这件事,至于形势,在他挟讨袁之大功,奉立羊氏天子之作为,承海内之名望时,形势是前所未有的好的。确实有人不买他的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