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麒麟儿> 第391章 第 391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1章 第 391 章(2 / 4)

用的。而从外,就更加简单了!只要修炼好内功,许盈是一定要北伐的!

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他确实有统一天下,让天下重归太平的心!若不是如此,他又何必像如今这样出头呢?

而如果目标是如此的话,北伐就是必要步骤了——除了为最终目的服务,北伐本身也有好处,比如北伐可以成为许盈的道统。正如明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于是朱家江山就有了自己的道统、自己的基石所在!在如今这个天下割据的乱世,许盈一旦北伐成功,统一了大片土地,这也会成为他的道统!未来走上既定的路,也有话可说,而不是如袁继那般被群起而攻之。

另外,北伐在洗练团队上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如果只是占据江南大地,许盈手下这些党派之争确实难缠,需要小心平衡。但如果要北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大家须得齐心协力做大事,这就等于是将蛋糕做大了,原本的党派之争也就不存在了!

至于打出北伐旗号方便许盈掌军、练军、强军,这就不必说了,因为这事明摆着的事。

齐子舆忙着太学之事,许盈这边转头又和罗真等人商议起了大将军幕府的架构。

许盈让人做了一整套的木牌,这些木牌写红字的是幕府中的官职,写黑字的是一些人的名字。一块大大的白板上有各种小钩子挂木牌,白板最边上写着‘内阁六部’——这是在决定幕府人事了。

许盈以大将军防备北面之名,驻守京口,并在京口建立幕府。这自然有避开建邺帝党的意思,别看如今南渡小朝廷威严尽失,但羊氏这么些年也是对一些人有恩德的,在建邺这个帝党很多、台阁存在感超强的地方,做什么都会束手束脚!许盈考虑一番之后,干脆选定了京口做自己的大本营。

这有点儿像历史上武则天在神都洛阳建立自己的统治,也是要避开李氏影响力极大的长安。

而在京口建立的幕府实质上就是一个小朝廷,会取代建邺朝廷调度这南朝天下的小朝廷,这一点许盈自己心知肚明!所以他不能仿照以往的一些开府将军,以武力为中心建立一个武将政府——这个小朝廷或许就是以后的班底了,弄不好是要影响几百年天下的,必须慎重(前提是许盈真能重立江山)。

为此,许盈考虑了三省六部制,也考虑了明朝的内阁六部制,两者各有好处。

三省六部制比起现有的台阁架构要权责清楚的多,而且与现在的台阁架构有明显的承接关系,更能为人所接受——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三省六部制看似是隋唐时所立,事实上在隋唐以前已经有雏形了。

魏晋南北朝时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相继出现,兵部、祀部、民部等等说法业已有板有眼...这种时候,差的只是整合,这其实就是捅破一层窗户纸的事儿。

此时和魏晋南北朝时一应故事大类,所以许盈觉得顺其自然选择三省六部制就很好。

但话又说回来,现在只是大将军开府而已,哪怕这再是实质上的政府,再是未来班底,那也不是真正的台阁。如此来说的话,其实内阁六部制更方便,更方便许盈行事——这种要做大事的一代目,中间总少不了特立独行、便宜行事。

所谓‘一代目’,其实就是个人能力、个人魅力都超强,不需要受规则束缚的。一代目以后,因为后代能力不够,又或者怕出现昏聩无能的,才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台阁制度,算是有个兜底的。

在‘事急从权’的一代目创业阶段,明朝时的内阁六部制其实更适宜(内阁六部制其实并不一定能做到皇帝中央集权,这种事要看人的。皇帝足够厉害的话,立足这套制度,真能做到天下于股掌之间。可要是皇帝无作为,这天下也能自己运行下去,所以才有许多不上朝的明朝皇帝)。

“吏部主提调,别人我不放心,最好由老师来为此事!兵部主军事,此大争之世最不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