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溜达,“我们这座院子,是以前一位在当铺做事的掌柜的盖的。他家里孩子多,就盖了大院子。盖的时候也给孩子们分了各自的住处。
老大家几间房,老二几间房,都是正房一排三间,布局一样,中间是堂屋,两侧是住人的房间。房间左右东西厢没有住房,但一边是厨房厨厨房隔壁还有一间放杂物的房间,另外一边是洗澡间与茅厕,虽然说是茅厕,可就是在里面放了恭桶。其余的也没有什么。
我们院子里,一共前后左右有八套这样的。是分成两排,一排四套前后与隔壁套都是没有院墙遮挡,只是前后加上中间有走廊,中间的走廊一通到底,一共两米五宽,前套与后面一套中间隔着一个院子不影响采光。当初那位大掌柜的盖了八套这样的,他自己留了左边的这四套院子 ,还有四套是他拿出来卖的。
当时他卖的都是一些外地来这边落脚的人,近几年,形势稳定以后,陆续的搬走了。那位大掌柜的早些年去世,他的后人们也搬走了 ,卖掉了四套。
说白了,就是一个院子里有八套平房,院子里还有一口井,就在最前面的两套房子中间,前几年,我家找人装了压水的,现在是压水井。”
老姐姐说的明明白白的。
一套套的看,玉珍检查了屋内的一些情况,都蛮好的。问了问价格,手中的钱,能全买下。因为都是外地的人,走的时候,大件的家具都没有带走,贵重的大件家具,估计是卖了。
料子一般的,又蛮旧的,就没有卖掉。
江家的房子尤其保管的好,屋内的陈设家具都是不错的,他们家的家具也带不走。
愿意折价低价卖给现任的接手的房主。
心中是满意的。
与小陈走了出去。
路上她隐晦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要前面六套房,最后面的两套她不要。但现在她钱不凑手,需要回去借或者卖点东西。
她想着,还得去下明面上的银行,卖两条大黄鱼,不然万一有人搞事查自己,可是很麻烦的。
小陈理解的说,“那是当然,六套房可不是一笔小数字,需要凑借也是正常的。”
她扯出一抹苦笑,“这下连棺材本都要动了,我要把我男人留下的东西都要卖掉。那是他以前救人得来的,早些年我一直不舍的动用。
加上家里攒的那点子钱,估计家里一下子要耗光。”
小陈却没法接话,也很羡慕。在她看来倾家荡产也值得,一下子六套房。
看完房 ,玉珍就回了家,走到半路,悄悄的望布兜里面放了三盒菜,两盒红烧肉,一盒酸豆角肉沫。
晚饭后,全家开会,玉珍说了今天的奇遇,还有宣布学徒工作给老大的事情。并承诺已经只要有机会把老二老三也弄进城。
至于买房子的事情,暂时没有说。
家里炸开了锅,比昨晚让大孙子少东去读书还要炸。
第二天一早,背着背篓进了城,宝箱里还放着昨天在村里开出来的转户口迁移证明。
玉珍进城直奔银行,先是兑换了一条大黄鱼一些大洋还有一条小黄鱼。
接下来的两天,她忙的要死,六套房办当下的房产证明,家里五个孩子,加上她一人一套,直接路在五个孩子的名下,给自己与五个孩子转户口。
还要去厂里办理一些后面转户口以后的手续。
抽空的,还收拾六套房子,请来了匠人加固,还有补补瓦片,以及一些房屋的窗户全换成了玻璃窗,以前的不全是玻璃窗。
她到处淘换玻璃,旧的只要没有裂的也换。
废品收购站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来来回回腿都遛细了,还有二手家具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