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的官道,直奔竹溪县。另一条向南,直奔桐江县。”
“我记得咱们来的官道上有一个巡检司。对吧?咱们立即去巡检司!”
大明朝设有关津制与里甲制两个制度。关津制是在全国冲要之地设置巡检司盘查行人,没有政府颁行的路引不得放行,偷越者以逃民论处。所以来往的行人都要盘查,自己经过几次,但次次都是县令陪同,大队人马,所以巡检司并未盘查。这时大队人马又加来了,巡检司的巡检看到县令大老爷过来,急忙让士兵放行。可是县令大老爷却停了下来,陪着一位官员模样的人径直来到巡检司。
“大人,有什么吩咐吗?”巡检问。
海瑞直接问话:“有件事想问你,神木失踪案已经听说了吧?”
巡检道:“当天就听说了,还知道府衙贴了告示,能提供神木线索的,赏白银一千两!”海瑞回头问县令:“赵大人已经悬赏了?”
“是啊,也是实在没法子了,知府大人的意思,光靠这些人怕是不够,要发动更多的人去查,所以由府里出白银一千两,奖给能发现线索的人。”
“这也确实是一个法子!”海瑞接着问:“你们还记得发生案子之前和之后,有没有一伙人,大根十多个,或者二十多个的一伙人在此通过?”
巡检一招手,两个正在站岗的士兵忙跑过来。巡检将海瑞的话问了一遍。两个人想了好半天,其中一人忽然想了起来:“是有这么一种伙人,整整好好二十个,都骑着高头大马,拿的是京城路引,身上没有违禁物品。”
海瑞急问:“他们是什么时候来的?什么时候走的?”
“我没记错的话,他们是在发生案子的头一天上午来的。在第二天清晨走的。”
海瑞点了点头,这就对上了,严党派来二十个人,专程来到竹溪县,为什么要来到这?因为这有一段路极难行走,必然要另行开道,神木只能在道观中停留三天,这正是做手脚的好时机,一旦到了堵河,一路上军官护送,一日百里,想要做手脚就难了。怪就怪在为什么严嵩在京城就知道这里的情况呢?上午过来,找好时机,晚上做案。应该是这府县之中有严党的线人,这伙人来到湖北,线人将情况立即向其报告,这伙人听到线报,立即制定了偷木方案,直奔道观。
想到这,海瑞问:“知府大人可知道我来了?”
“知道了,我早上已经派人报告了,知府大人正要前来。”
海瑞道:“不劳知府大人亲来,还是我先去拜见知府大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