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望向李时珍,这个时候也只能由这位太医来抗疫了。李时珍经历过几次瘟疫,都成功控制了疫情,所以很镇静。
“请海大人立即下令,所有百姓立即回家,在家呆着,不许出入,同时蒸煮所有衣物。让衙役守往各个街道,由各里里长带领衙役分发粮食,再将所有药店的药物立即搬到县衙,所有衙役和里长都要带好毛巾护住口鼻。我现在去看看瘟疫的症状,回来立即配药。”说着站起身让衙役搀扶着,带上毛巾向城南走去。海瑞按照李时珍的吩咐,分派已毕,开始思考这次瘟疫从何而来?想必是和何耀宗有关!
海瑞所料不错,那天何耀宗去毒杀李时珍,结果被海瑞闯了进来。只好跳出窗子蹲在窗下,贴着墙根,通过窗缝看到海瑞用李时珍药箱紫葫芦解毒药灌到李时珍的口中,李时珍喝药之后,本已抽搐的肢体顿时缓解了。心中大惧,看来李时珍死不了了,他死不了,自己就要死了,知道自己已经没办法再下杀手,只能逃命要紧。于是悄悄离开驿站,立即奔向南城药房,在柜台上取走全部现银,同时让一个伙计将仓库中的一口箱子的衣服扔到街道上。
这箱子中的衣服是何耀宗派人在发生瘟疫的地方弄来的,都是从得了瘟疫的人身上扒下来的,小心弄到淳安,本是想用在潘天麒的身上,让潘天麒体验瘟疫的病症,再提炼治瘟疫的办法。不曾想竟然发生了这个情况。没办法,一条狠毒的计策想了出来,何耀宗要让全淳安的人都得上瘟疫,死掉十分之八九。最好李时珍和海瑞等也在瘟疫中死去,那样自己才会有出头之日。
药店的小伙计拿着衣服舍不得扔掉,想着反正扔也扔,不如自己拿回家穿得了,便全部拿回了自己家,结果很快得了疫症,一传十,十传百,这瘟疫在淳安的南城区开始漫延开来。
接着,何耀宗来到严州府,以前太医的身份向知府报告淳安发生了疫情,请速速封城。知府不敢怠慢,立即通知严州卫派出军队将淳安彻底封锁。
淳安县城中疫情形势很严峻,不断有更多的人得了瘟疫。按照李时珍办法,家家户户禁闭家门,在门口栓上布条以示家中情况,红布条代表健康,绿布条代表患病,白布条代表死亡,布条数量代表人数。衙役和里长根据布条情况分发粮食和药品,海瑞和李时珍从早忙到晚上,一连忙了半个月,疫情才有所好转。死亡人数和患病人数大幅下降,抗疫终于见到了曙光。
海瑞终于有时间开始调查瘟疫由来,将药房的伙计带来寻问,查出果然是何耀宗下的毒手,如何能抓住这个罪大恶极的何耀宗呢?海瑞思考良久。
二天后,严州府贴出一个告示:“淳安县因发生瘟疫,已封城二十余日,全无消息,不知城中生死几何。为此,本府特招名医,率兵进城查看瘟疫情势,对剩余百姓进行救治,为果断控制瘟疫,必要时可便宜行事,以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如处置得当,本府必将对立有大功之人上报朝廷,请功受赏,加官进爵。”
告示贴出去不到两天,有人揭榜了。揭榜的不是别人,正是何耀宗!知府亲自接见,为其壮行。
“没想到报疫者是何大夫,这次又是何大夫揭榜进城,足见高义。何大夫需要多少士兵尽管说来。”知府笑着说道。
“苍天不佑,下此瘟疫,让黎民百姓遭此劫难。为医者倍感痛心,医者本就有舍己为人之心,在下不才,愿解百姓危难,虽万死不辞。此次入城,兵不在多,二百足矣,定要扑灭瘟疫,否则绝不出淳安。” 何耀宗大义凛然。
“好!给你二百精兵。不知何大夫采取何种措施。”
“自古就有抗疫之法,在《肘后备急方》和《备急千金要方》这两本书中有记载抗疫的方子,如太乙流金方、虎头杀鬼方等,再通过烧熏法等对瘟疫进行扑杀,只是不知城中现在有多少人患病,严不严重。在下进城之后,首先当分辨病患,对严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