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升这种直肠子,都能不断排挤他。 虽说当皇帝的孤臣,倒也能自保。 但皇帝脑袋里,全是亲征。 万一哪天亲征在外,没来得及保住呢? 贾无忌觉得,急流勇退,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他看得很清楚。 以前他不当平民老百姓,是因为战乱之时,百姓们连性命都得不到保证。 不说吃的,只要不被变成吃的,那就不错了。 现在则不同。 以当今皇帝的行事风格来看,百姓指不定,是过的最好的。 而且琼州作为大汉的大后方,产粮之地,有交州、洛祭岛为左右掩护。 又经过一次叛乱,将有心之人筛了个干净之后,必然是最为安稳的地方。 还有天气。 贾无忌这辈子到过许多地方,也不得不称赞一句,琼州的气候确实好。 养人。 要是以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了,还得去长安当值。 长安有啥好的啊,他又不求大富大贵,对功名利禄也不太上心,还真不如在琼州宝地,颐养天年。 再说了,身处田埂之间,难道就不能继续替皇帝出谋划策吗? 想着想着,他从怀里掏出几封书信,自言自语道: “那才是老夫费劲心力,留下的东西啊!” 这辈子,他什么都不需要。 这几封世家、萧元常、廉汉升等人,急报送与在交州亲征的皇帝后,皇帝的回信,就是他这辈子觉得最珍贵的东西。 “啊嚏——” 贾无忌忽然打了个大喷嚏,浑身一抖。 “怪了,老夫觉得归田之后,身子骨越发硬朗了,起码能再活个百八十年。” “怎会感染风寒?” —— “呜呜呜哇——” 却见得南门碑前,就在刘恪带着文武,回朝之时。 廉汉升这个直肠子,抱着贾无忌那无名无姓的空碑,猛地大哭。 贾无忌如此忠心为国,自己竟是一直在误解他。 不仅在之前就急报上奏陛下,言其心有反意,甚至还在殿中,想要揍人。 廉汉升越想,越是觉得后悔。 他甚至想到了当年的自己。 自己就是因为在朝中孤立无援,饱受世家重臣攻讦,在各种勾心斗角之下,以至于心灰意冷,而辞官下野。 本想着再度入朝,在昭武一朝时,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没想到还是发生了。 而且这次的恶人,竟还是他自己。 贾无忌到死,也没能留个清名。 更让他难过的是,像萧元常这种年轻的,还有可能看到大汉兴复,天下归一,皇帝替贾无忌平反的那一天。 他这已经七老八十的老头子,估计是等不到了。 “老将军不必如此。” 刘恪上前劝了一番,拉扯之间,怀里贾无忌最后留下的书信,滑落了出来。 他小心翼翼的拾起来,吹了吹上头的尘土。 忽然发觉不太对劲。 他反复摸了摸纸张的材质。 刘恪直接拿给萧元常,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