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并没出什么钱,也没出多大的力。当然了,不管是明的还是暗的,该有的好处他一点也没少给陈向辉。名和利这两样东西都得规规矩矩地送给白正源的这个两桥,连襟,这是坚决不能动摇的一个偌大的原则。田福安也被拉了进来,因为他毕竟也是个能人,活动能力很强,小嘴也会说,而且他还开着饭店,在那里吃饭也比较方便。当然了,要是干活的人不在他那里吃饭,结果恐怕就不好预测了。至于老二唐建国和老三唐建英就更不用说了,都是自家的兄弟,既然是他唐建华这个新时期的大善人出钱来操办这样光彩留名的好事,当然不能少了要给自己的亲兄弟脸上贴贴金。像村主任秦元豹、电工秦元停、太阳能厂的老板张道新、陶瓷厂的老板陈向明这些人,包括地痞牛三这样的腌臜角色,统统都被他拉进重修寺庙的班子里来了,他图的就是这个浩大的声势,就是这个隆重的场面,这个万众一心的红火劲头。他无数次心情激动地认为,既然干的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嘛,当然是参与的人越多越好了,他不仅不怕别人说他逞能好胜,相反,他还总是担心知道这个事的人不多,了解的人不够呢。 关于唐建华的小媳妇刘莺莺在北埠市买房子的问题,以及他的私生子唐星星上户口的问题,这个事让他一直都很伤脑筋。其实他心里也明白,包括他的老婆陈燕蓉在内,家里的人对刘莺莺和唐星星的存在都是心明肚知的,只是不愿意明着谈论这事罢了。他从来也没觉得在外边找情人养小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更何况这个娇媚可人的刘莺莺还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唐星星可是他的第三个儿子呀,据说是正儿八经的老唐家的种,所以他认为自己没有任何理由忽视刘莺莺娘俩的切身利益。当然,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两只母虎,小媳妇刘莺莺和她的孩子是绝对不能在青云县生活的,甚至也不能在鹿墟市生活,这是陈燕蓉所能容忍的底线,对此他清楚得很。为了能两头兼顾,锅里和碗里的都吃着,为了家中红旗不倒和外面彩旗飘飘,一直以来他都是把刘莺莺母子安排在北埠市生活的,他自己辛苦一点两头跑。反正他手里有的是钱,而且刘莺莺也乐得在大城市领着孩子过逍遥日子,因此这种一夫二妻式的可笑局面他倒是维持得很好,跷跷板压得不错。现在他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唐星星到底怎么上户口以及这孩子明年怎么上小学的事。这个问题必须得尽快解决掉,而不能再临时性地凑合了,否则的话就是刘莺莺嘴上不说什么,他这个当爹的心里也不好受。他知道,女人的事都好说,无非就是用钱砸罢了,而孩子的事就难办多了,他一定得认真对待,不然的话以后肯定会成为祸患的。 他用那个驴脑袋颠来倒去地琢磨了好半天,又抽掉了好几根大中华烟,也没想到哪里有合适的关系或合适的人来处理这事,最后都有些灰心泄气甚至想要暂时地放一放了。就在他准备起身离开解放公园这个位置比较偏僻的小水塘时,他的脑子突然灵光一现,不知怎地就曲里拐弯地想到了张道武的闺女张桂芹这个小妮子。 “对啊,我怎么把她这尊大神给忘了呢?”他一拍大腿,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恍然大悟道,“听说她找的那个对象怪有本事的,在栏山区※※※工作。嗯,据说这小子的家庭背景很厉害,估计办这点事应该不成问题。而且还有一点,据说桂芹这个小妮子也不是个一般人,本事大得很,自己还开了个培训学校。” “嗯,在北埠虽然我不认识几个人,”他继续琢磨道,越想越佩服自己的奇思妙想,“可是桂芹她认识的人多啊,她对象认识的人多啊,更何况她还有个当官的老公公,说不定就能帮我一把呢,驴屎蛋子还有发热的时候呢,坷垃头子还能用来擦屁股呢……” 热血沸腾地想到这里,他突然又怨恨起大儿子唐星伟来,觉得他以前真是瞎了熊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