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林玉生抬手让丁一退开,淡定地开口: “这位大娘,您莫急,这五两银子,本官并未给错。” 说完,他看了一眼丁一,丁一心领神会,对着队伍喊道:“王婆婆,王婆婆在吗?到前面来。” “在,在,在!” 随着三声附和,一只满是褶皱的手高高抬起,王婆迈着蹒跚的脚步走到了前方。 有些腼腆地对着林玉生开口:“县太爷,叫民妇来,有什么事?” 林玉生站起身来,温和地开口: “王婆婆,巧儿说您是最早支持长宁迁村的人,玉生十分感激。 这是十两,您且拿去。 玉生知您孤苦,您的迁村事宜,玉生会派人处理的。” 王婆自病过之后身体就不太好,只见她颤巍巍地接过木盒,眼底泪花闪烁,不断叩谢。 林玉生急忙将她扶起来,她又握着手不断感谢。 众人皆羡慕地看着她的身影,可人又确实说的在理。 看着她手中沉甸甸的木盒,确认有利可图,队伍里的怨言尽数消失了。 厨房里,苏巧儿正和春儿在积极地忙碌着,她看着几乎要排进山林里的申请队伍,心情十分舒畅。 这时,王婆走了进来,她喜笑颜开,像是年轻了十岁一样,她的手中抱着一个木盒。 “巧儿姑娘,老太婆来谢谢你哦。银子都拿到手了,真的谢谢你。 县太爷说,到时候迁村也不用老太婆操心。你们夫妇真是好人,不仅救了老太婆的命,还对老太婆这个没价值的人如此用心。真的谢谢。” 说着就要跪下来,苏巧儿赶忙扶住她,安慰道: “婆婆,别这么说。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您就是我们长宁的宝贝,谁敢说您没价值,巧儿帮您揍她。您瞧,之前让您帮巧儿的忙,婆婆就做得很好。” 这时,春儿疑惑地问道:“婆婆帮了少夫人什么忙?” 王婆扶着苏巧儿的手站起来,边擦眼泪边笑道:“老太婆也没做什么,就是按照巧儿姑娘说的,没事就去各家串串门,讲讲迁村,讲讲王二的事情。” “这就算帮了巧儿的大忙了,村民都被之前的县官伤得太深,只有像您这样在长宁德高望重的老人家说话,才能百姓们相信新县官是真的为他们着想。” 巧儿不赞同地开口,又把王婆拉到桌边坐下,眉眼弯弯:“婆婆,一会留下来吃饭。巧儿做了很多好吃的,婆婆一定要尝尝巧儿的手艺。” 王婆连连点头,眼中含泪,双手不由自主地抚上她的面庞。 苏巧儿娇嫩的皮肤被满是老茧和褶皱的手扎地有些刺痛,但她只是笑着用自己的手盖住王婆的手,开口:“婆婆,怎么又哭啦?” “就是看到姑娘,想到老太婆没福气的儿了。” “婆婆,别伤心,以后巧儿照顾您,您就把巧儿当成您的孙女,好吗?” “好,好,好。” 苏巧儿眯眼笑了笑,温柔地抱住她轻轻拍了拍。待到她的心情平复,才站起身,拿起锅铲上下乱晃,故意逗她:“婆婆,看巧儿给您露一手。” 只见苏巧儿讲一条处理干净的桂鱼放在案板上,拿出一柄菜刀,刀锋凌厉,刀工精细,很快地速度就将鱼背上切成一片片的。 紧接着均匀地裹上面粉,放酒去腥,撒上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