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典食却没理会魏典食,缓缓开口:“虽说姜主膳在典膳局已有一月,但到底是主膳,契书签在尚食局,怎么能代表典膳局呢?” 众人纷纷愣住,先前竟全都忘了这一出。 魏典食本以为杨典食是不喜欢姜翘,才出言阻拦,没想到有如此缘由。 大家看向姜翘,姜翘笑着放下汤匙,道:“正巧,我才从掖庭局回来呢,刚转完契书,从此以后便不再是主膳,而是典食了。” 傅典食连忙带头鼓掌:“姜主、姜典食能力非凡,是典膳局的幸事。既如此,光禄寺征集的菜品,便可以由姜典食来做了吧?大家有意见吗?”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谁还能有意见? 更何况,就算有谁有些许的不服气,也得掂量掂量,姜翘如今得了皇后与太子青眼,谁敢明面上不服? 于是,这活儿就被姜翘顺理成章接下了。 跟孟典膳郎见过后,姜翘没有急着进宫,而是先回了舍馆。 前些天过重阳节,姜翘做了菊花糕,今日还没吃完,出宫时随手带了一包,于是她一边叼着菊花糕一边趴在大通铺上写写画画。 日常给太子做菜,肯定要合太子口味,又得到皇帝允许,因此姜翘从来不管什么宫廷菜不宫廷菜的。 但是皇后诞辰,席间有太多贵人,姜翘这时候就要更多考虑菜品的外观了。 去年冬天,皇帝过生日,姜翘做的是一道龙须面——面条极细,能穿针引线,同时也极长,可以摆成各种造型。 当时她根据主宾数量,在盘中放了对应数量的面条,一根一根盘好,留出一端在外面,若是每个人都夹着面条一端,抽走整根面,最后留下的刚好就是龙的形状,而这摆成龙形的面,正是给皇帝的。 这道龙须面看着新奇有趣,颇具巧思,又有好意向,因此明明味道未必多有优势,却让皇帝喜笑颜开。 因着皇帝当时二十五岁,后来便赏了姜翘二十五锭银元宝。 ……但是本朝的银子不作为民间的流通货币,这些银元宝只能压箱底收藏。 姜翘狠狠咬了一口菊花糕,心想:今年要么给点漂亮饰品,要么直接打钱,别整这不中看也不中用的东西,不要逼我求你们! 不出一个时辰,姜翘就画好了最初的构想。 按说为了出彩,她完全可以做生日蛋糕的,但是这时候还没有质地稳定的植物奶油呢,动物奶油放不住,不适合大型宴会,更适合三五个人的小聚,因此最先被姜翘淘汰。 她想要的是端上桌后能够有声响的、显得热闹的菜品,同时还要摆盘漂亮,味道普适……想来想去,还是“秋雨如珠”最合适。 时人喜雅,连菜品的名字也要雅致,姜翘不擅长这些,素日里从不迎合,取名也直白。 但是皇后生辰宴席会报菜品的名字和祝词,因此分明就是河鲜锅巴,却被姜翘取了秋雨如珠这样的名字。 有了思路之后,姜翘就要去典膳局试菜。 赶巧碰上小枣背着行李往左春坊来,姜翘看见了,就去帮忙接了一把。 “这次多谢姜妹妹了,想来之后我就不会被骚扰了。”小枣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笑得也比素日里更明媚些。 姜翘也替她高兴,“才跟应给使说过,他就帮了这个忙,动作很快的嘛!” “日后见着应给使了,还要再谢他一番才是,”小枣说,“如今我来了典设局,我们两处舍馆也很近,得空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