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惊叹:“我只是与你探讨下功课,不必摆上这么好的纸吧,” 金洵连忙道:“东南出纸最多,永嘉蠲纸为最。但现产量逐年减少,我们怕是难得机会一见。这嘉定府产的皮纸,据说也是自唐就有的手艺。二姐特意给我寻了一些来。今日幸而得阿兄上门,才不至于叫我独自糟践了。” 彭成抚了抚洁而韧的纸面,提笔写了“漆书尚书”四字。 “这是何意?”金洵不解。 彭成温言教授:“传孔圣人曾以漆书古文经书于墙壁。你也知上古无笔墨,始于竹梃点漆书于竹简上,已较此前刀刻石省力,为何后人要发明毛笔?” “因为硬笔头会划破纸?”金洵给出第一个答案。 彭成点头:“是的,这有可能是一个缘由。如若没有笔的先出现,也不会有纸张的发明了。还有呢?” 金洵不假思索地说:“我不知道了。” 彭成笑容即刻有些发僵,但语气依旧:“竹硬漆腻,画不能行。故漆书皆头粗尾细,曰科斗字。于篆、隶、楷、草等字体皆难表现。” 金洵仍茫不知事:“然后呢?” 彭成深吸一口气,提醒自己再嫌弃,这也是自己未来的小舅子。 他接着细细而道:“你可以从此点切入作文的正题,阐述不同时期的朝廷需要不同的政策。始皇帝为大一统天下的开创者,事皆决于法,一政而国治。此为刚。秦亡汉立,至今为止皆以儒术为尊。” 金洵的悟性着实一般,一副似懂非懂的茫然表情。 彭成只得继续循循善诱:“但当今之儒家已非古时春秋之原貌,容纳汇集了道、法、阴阳五行家等诸多思想。如同毛笔之诞生,刚柔并济,且能吸纳更多漆液或墨汁。较竹梃之原貌,已是有极大的进步发展。《尚书》一书的发展,正是见证了各朝的进步发展。” 见金洵若有所思有了灵感的样子,彭成赶紧将手中的笔递给他,又同他说:“你就写在这里,待会将我写的这一行裁去便是。” 经过半个多时辰,金洵招呼彭成看他一气呵成的文章:“阿兄,你同我瞧瞧,我写的如何?” 彭成一目十行速览了两遍,真心夸赞:“不错,词藻虽不甚华丽,但行句流畅简明扼要,是篇好文章。” 金洵心中感激,不免又开始劝说:“秀秀同你结亲,我自是最高兴的。只不过你于念书上颇有天姿,更是与我最要好的同窗李俣不相上下。你放弃学业,不说替我小妹的前景可惜,我更多的是惋惜你。” 李俣?呵,自己还未主动发问,金洵就忍不住主动相提了。彭成对他,更是多了几分好奇。 金秀秀端着个精巧的菊花漆盘托着壶盏入了门:“刚才想与你们送些喝的,走到门口时没听见一点声响,想必在做些要紧的课业,我便不敢进门打扰。现下瞧你们定是得了空,叽叽喳喳地,快来吃一吃这还温热的木樨汤。” 金洵不满,明眼人谁瞧不出这小娘子是在胳膊肘往外拐? 金秀秀边摆盏冲水边说:“才名皆是云烟,许多举人相公家的日子还不如我们匠商家滋润呢。本朝对商户宽厚读不读书现下看来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识得些字理清账,能接起家里的买卖就挺不错了。” 金洵不由得拿话闹她:“你是忧彭兄学有所成叫人榜下捉婿了吗?放宽心便是,真有那一天,你哥哥我自还有许多英俊潇洒的未婚同窗。” 彭成难忍,直直地拿话酸了人:“你是真心想得一个嫂子?还是想叫那李俣做了你的妹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