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阁雍逝世之后,乾庆帝按照攸侯画的进言而发出诰(ào)令,将其日名定为“卣(yǒu)太寅”——太阁原本就是在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生的,可谓是最为合适不过。 每逢寅日,卣宗无论嫡系、旁系,都必须拜祭太寅。若与大邑商的历代先帝碰巧同期祭祀,则在帝室的周祭当中,一并配享宗庙。 即使卣太寅薨逝多年,攸侯画始终对父亲的生前评价耿耿于怀——无论自己怎么努力,也最多只会拥有父亲的一半才能吗? 为了证明自己,攸画曾经想着要继承父亲的未竟之志,亲自率军南下,征讨垒方以及众方——按照雷翰晨那个时空的说法,也就是奥尔梅克文明以及玛雅文明。 然而,攸侯画的岳父牟()颇,却出言劝谏道: “上尹,弓方、苋(xiàn)方、椒方以及俑方的故地,都是山林密布的地形。当年某亲自带兵深入,征讨六夷,麾下将士却再三受到瘴气的毒害。 若不是某得以蒙受先公的保佑,自己又能沉得住气,稳扎稳打,某能够不辱帝命,顺利将六夷逐一剿平吗? 您的先大父卣武申(攸喜)、先父卣太寅,都是能够获得先公上甲亲自托梦的人。而您继任攸侯以来,无论如何祭祀祈求,却始终未能见到先公。 您应该明白自己的处境,控制自己的欲望啊。武申征讨七夷,太寅征讨六夷,大量征调民役军役,虽然俘虏了众多夷人,充实了大邑商的国力,然而这两场战争都是极为的劳民伤财。 您身为太寅的儿子,应当停止对外用兵,致力于脩备内政。臣身为牟氏之人,自当尽心尽力,继续驯养野牛。 若是将来能够培育出脾气温顺,能够听从命令的牛只,到那个时候,您再开始研读某整理的兵法也不迟!” 在牟颇的劝谏之下,攸侯画打消了继续往南用兵的念头,专心于大邑商的内政。 攸画掌管朝政,前后共计五十二年,期间大邑商没有任何一名死刑犯遭到处决。 当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这些人都被发配到矿山里当苦工去了。 要说有死过什么囚犯的话,也就是曾经发起过叛乱的繁(pó)呇(n)。这是太阁让牟颇转告给自己儿子的最后遗命—— “尔通常只能看到事情的乐观面,对阴暗之处却是一无所知。若不能比逆贼还心狠手辣,尔如何能够匡扶大邑商的社稷?” 攸侯画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下到奄阳的地牢里,亲自拿刀捅死了繁呇。 繁国舅笑得很开心,仿佛终于等来了解脱。 卣太寅曾经多次给过繁呇机会,让他自己体面,他却始终没有自杀的勇气——而太寅也终究没有把他押出去当众斩首,毕竟彼此都是大邑商的勋贵。 若是开了这个坏头,几百年后就必定迎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日子! 宗祐十五年,雷翰晨曾经让卣太寅看见过华夏几百年后的景象。太寅起初还为周人的败亡而感到欢饮鼓舞,然而接下来他就因为陈胜吴广的崛起,而感到恐惧万分。 为了大邑商不会同样出现氏姓沦亡、贵贱颠倒的情况,卣太寅宁可主动倒转天罡,让宗祐帝敕立宗姓,自己亲自来重定氏名。 在这个新体制之下,无论贵贱嫡庶,基本上只有能力最强的人,才可以成为氏正与族正。 那么,众多贵族的嫡系子孙,岂不是要吃很大的亏吗? 以太寅为例,他退休前夕所拥有的领地与产业,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种是他本人派遣家仆,在攸原开垦的新田地。这些田地全部留给了长子麳(lái)麰(u)氏,然后再全部传给其过继而来的嗣子。 第二种是他从先父武申那里继承到的攸国领地,原本是奄阳一带,因为乾庆帝的迁都,于是又置换成永津附近的土地。 这些土地作为攸氏的资产,全部传给担任继任攸侯的攸画,将来再传给下一任的攸侯。 第三种,则是担任大邑商的上尹而负责管理的城邑。每当上尹换人,则由继任者继续管理这些城邑。 乍一看,在卣太寅的四个儿子当中,幺子攸画反而是继承遗产最多的? 非也。攸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