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沾光,就是被苏亦借调过来帮忙拍摄建筑照片。
主要是他们手中的这台海鸥牌太过久远,苏亦就只有在照相博物馆里面才看到这玩意,一开始根本就不会操作。
就算,捣鼓好久,还是不会。
没法子,只好求助沈明,然后这个家伙就赖着不走了。
苏亦也没辙,就好顺带让他帮忙。
反正,这段时间,杨式挺也安排沈明带着自己。
苏亦的文物调查报告,肯定并不局限于省博。
省博不大,除了鲁迅纪念馆,就是陈列大楼,而且,U型建筑体也只有一个南副楼,两三天就搞定,剩下就是普通的院落,还有库藏的展览。
这些,有专门的人来负责,不需要苏亦去凑热闹。
所以,他在没有下工地的这段时间,仍然继续他的广州文物调查报告。
他这个想法,也得到了杨式挺还有高馆长的支持。
毕竟,省博文物工作队的工作也不仅仅是田野发掘,也包括文物保护,尤其是重点的大型文物,比如,寺庙、古建之类的。
恰巧,这就是苏亦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所以当他这个想法提出来的时候,杨式挺不仅不反对,甚至,还给他不小的支援。
而,支援人员依旧是沈明。
支援的物品,一台海鸥牌照相机,还有一架海燕老旧摩托车。
所以,苏亦也不是一个出行的。
陪同的还有沈明,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找来了这一辆老旧摩托车,骑在路上除了巨大的轰鸣声之外,剩下的就是浓烟滚滚的尾气。
可就算是这样一辆已经超过报废年限,骑着路上都快散架的摩托车,却大大的增加了苏亦出行的便捷性。
总比他一直蹭着单车穿梭在大半个广州城强。
这样一来,苏亦的广州文物调查工作,就正式开始了。
两人,一相机,一摩托,然后从省博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