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耸耸肩,僵僵鼻子,冷笑道:“你父亲于伟忠多次这样说。罗广斌也曾经说‘狱中八条’,现在你又重弹他们的老调。这是典型的对组织和领导的不信任,难道从国民党军统治区逃出的,是百分百的布尔什维克?”
组织部副部长杨括也说:“小于,这可是政治大问题呀。”
于秋叶观点笃定:“是的,我明白。可是有些人的所作所为,恰恰证明父亲的判断是正确的。陈青岩也姓陈,‘胖和尚’丁苟还说手枪、电台是陈青岩藏的。面对事实,你们为什么不怀疑陈青岩?”
大家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于秋叶义正词严批评道:“说穿了,你们这是主观臆断,自以为是。为了死要面子,明知不对,也不愿知错就改,这是典型的官僚跋扈,刚愎自用!”
宋名点头同意:“秋叶同志,你批评得对。你的申诉和提出的问题很重要,今后我们要对此案加大侦办力度,广泛收集证据,全面分析案情,尽早解决你父亲于伟中和陈国清的问题。”
于秋叶建议:“如果要破此案,弄清两个事实就行了,一是给谁发的电文?二是这个姓‘陈’的,为‘柏子山计划’行动了吗?”她看大家困惑茫然,于是得出结论,“我认为‘柏子山计划案’,尽管没有侦破,敌人计划已经破产。建议各位领导实事求是,知错就改,团结一致向前看,一心一意谋发展,不要再纠结毫无意义的内耗案件了。”于秋叶说罢,甩袖而去……
一星期后。上午。杨括、朱晓、赵志德等领着孔庙小学腰鼓队向陈得索家院走来。陈得索艾灵傻站着......
杨括进院,拍拍陈得索的肩膀,说:“得索,祝贺你!”他说着递给陈得索一份红头文件,“按文件规定,你母亲艾灵恢复工作,光荣退休。你父亲被平反昭雪,定为因公死亡,你可以被安排正式工作。”
陈得索手颤巍巍地接过文件,看了看,皱了皱眉,又把文件递给母亲。
朱晓把一沓钱交给陈得索,微笑道:“还有政府补发你们的抚恤金。”
陈得索和艾灵泪流满面……
杨括对艾灵似乎讨好道:“陈国清同志的平反问题始终找不到正反两方面的确凿证据。要不是我们力争,连因公死亡都定性不了,得索根本接不了班!”
艾灵仍在纠结:“国清是党员,于伟中老师有证言呀!”
杨括摇头,显得无奈地说:“于伟中已死了,这证言是不是真的?谁能证明?算了吧,这是最好的结局!”
艾灵只得答允,试探问:“让得索从事什么工作?”
杨括思考片刻,道:“原则是回教育系统。但是,您如果有其他选择也可以提提。”
艾灵请求道:“能不能让得索当警察?”
杨括回答:“现在公安警力不足,也急需人。但是,警察是一个特殊职业,需要复杂的
准入审批程序。同时,请得索要不断学习,提高本人的综合素质。”
陈得索说:“请领导放心,我一定珍惜我的工作!”
杨括点头:“那好,根据你们的请求,我回去打报告建议你当警察。”
艾灵鞠躬,道:“俺谢谢杨主任!”
【作者题外话】:于秋叶有理有据求公正是侦破“柏子山计划案”和陈国清被平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