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班终于凑够人数开班了,每周三晚上和每周日下午在艺术中心一楼美术教室上课。东南北接到通知后立即给朱珠打了电话,两人相约周三下班后先一起吃饭。
下班后东南北换了一件黑色衬衣,手里拎着件沙黄色风衣走出了办公大楼,站在路边遥望着对面东洋银行的大门。过了不久,朱珠的身影出现,她先是仰望了下深城银行的办公大楼,然后顾盼左右,突然对上了站在街对面东南北的目光,紧走几步站在路边,隔着车水马龙笑吟吟地看着东南北,不时撩一下额前的卷发,将被风吹到腮边的头发放在耳后。
东南北抖开手中的风衣,两只手抓着衣领把衣服扬起,抡了大半个圆圈披在肩上,后腿微蹲向着艺术中心方向摆出一个拉弓的姿势,朱珠捂着嘴笑着摇摇头,打着"吃饭"手势指了下他身后,东南北比划着示意他到对面一起去吃西餐,朱珠直摇头,指了下不远处的天桥,两个人转身走过去。
两个人控制着脚步同时走到了天桥正中间,东南北抱拳说:"好久没见,朱大侠别来无恙?小生特备薄酒,请大侠赏面。"
朱珠推掉东南北的手说:"今天时间不够,等以后吧,我先带你去吃著名的"邵记"鱼蛋粉,百年老店,新鲜、Q弹。"
站在美术教室讲台上的是一位年轻男老师,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把"湖"说成"福"。他介绍自己是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艺术系毕业的,说"一师"始创于南宋,曾国藩、左宗棠、黄兴、毛泽东、李维汉、任弼时等都是一师毕业的,徐特立、周谷城、田汉等都在一师教过学。"福"老师介绍完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一个学员,随后语气一转,开始介绍课程安排。
朱珠的座位挨着东南北在教室的最后面,东南北帮她调整好画架,又把铅笔挨个削好,有的笔芯削的很长,有的削的很扁,有的保持笔芯原样,但所有的笔头都留的很长,像剑锋。
朱珠认真地看着东南北削铅笔,悄声问:"为什么这么削铅笔?"
东南北说:"使线条丰富,也是个人习惯,你先用着,慢慢你也会有自己习惯的。"说着把一块火柴盒大小的橡皮沿着对角线切成两半,递给朱珠一半,自己留了一半。
素描单元从几何形体开始,东南北在画纸上起个轮廓后拿出速写本随便涂着。他不时侧头瞄一眼朱珠,用一条线慢慢勾出她面部侧影的轮廓,她转过头白了东南北一眼。东南北画完朱珠又观察起她画架前面的一个女生,齐肩直发、额头饱满、鼻子肉感、鼻尖向上微翘,嘴巴略大、嘴唇厚实、嘴角微垂。
课间休息时,同学们都在串来串去互相观摩,东南北撕了几条纸开始卷铅笔套,朱珠看着自己的画面问东南北:"学长,你看我画得怎样?"
"很好啊!"东南北说,"你的画风像淮扬菜系。"
"怎么说?"朱珠歪着头看着东南北说。
"有的人构图精巧、笔触细腻,像粤菜;有的人明暗对比强烈,用笔较狠,像川湘菜。"东南北说,"你本想做粤菜,后来没有耐心了就换了川菜,画着画着就脱离了主流,但总有神来之笔。你的线条排列很有意思,有的像扬州干丝,多数像各种纺织品的纹路。"
"那你的画属于哪个菜系?"朱珠看着东南北的画说。
东南北说:"火锅,水还没开。"
"Hi!你们好啊!"朱珠画架前面的女生走过来打招呼,"我叫封灵。"
"Hi!我叫东南北。"东南北站起来应道,"她叫朱珠。"
朱珠看了东南北一眼转头和封灵笑了一下。
"你们学过吗?"封灵说。
"我没学过,他学过。"朱珠抢着回答。
封灵微笑着打量了下两个人说:"你们是做什么工作的?"
东南北看着朱珠不说话。
"银行。"朱珠说,"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