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大国青春> 第86章 挽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章 挽歌(2 / 2)

而遭人嫌弃。这一问题早已引起有识之士的严重关切。他们不断陈书炉江市两会,请求政府出面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在各方力量的持续推动下,有关部门最终在近期做出回应,准备将这一问题委托炉江学院研究。为此,炉江学院专门成立了一个课题组,名为“去氟行动”。何教授对这个课题高度关注,并毛遂自荐,出任课题组的名誉组长。何教授还向课题组力荐赵书勤,让他随组学习,参与该项课题的研究。

赵书勤自然明白何教授的良苦用心。他知道,以他现在的资历和能力,是断不可能有机会参与到这种重要的课题研究中去的。何教授动用了自己的权力,为赵书勤争取到了这一名额。所以,他很感激何教授。他决心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良机,努力锤炼自己,以自己所学实实在在地为社会做点贡献。实践出真知。相信经过这次历练,他将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如何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赵书勤请何淑懿转达自己对何教授的感激之情,并坚定地表示,自己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好好学习,努力锻炼。

翌日,赵书勤早早起来,前往汽车站,准备乘坐班车前往宰喜侗寨。却被告知,班车早已停运。由于通往宰喜侗寨的公路需要翻越一道海拔高达两千多米的名叫雷公山的山梁, 山上的冰雪尚未融化,道路阻断,车辆无法通行。不得已,赵书勤只得徒步前往宰喜。好在,前往宰喜侗寨一线的人比较多。大家结伴而行,一路有说有笑,差不多步行了四个多小时,终于艰难地翻越了冰雪茫茫的雷公山。抵达山脚,有社会车辆在专门接送客人,就是价格奇高。赵书勤也顾不得这么多,登上一辆黑车,驰往宰喜。

到达宰喜侗寨后,赵书勤直奔大舅王大一家。大舅家基本没有多大变化。他还是住在那幢破旧歪斜的两榀一间的二层木楼里。只不过,门前的空地上用水泥硬化了一小块。水泥地上攒着一堆雪,圆墩墩的,颇像一座他们侗寨埋葬不幸夭折的小孩的野坟。雪堆边用木炭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字。字迹潦草,字体模糊,不易辨认。赵书勤认真端详半晌,才发现是一首诗,准确地说是诗的一部分:

亲戚或余悲

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

这是东晋陶渊明《拟挽歌辞·其三》中的部分诗句,大意是人死后,亲戚或许会悲伤一阵子,旁人就唱唱挽歌而已;人死其实也没有什么值得说的,死后无非就是青山埋骨魂归自然。

据字迹,赵书勤看得出是大舅王大一写的。他或许已经参透生死,才借陶元亮的这几句诗抒发胸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