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农家小丫头> 第81章 舒槿回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章 舒槿回门(1 / 2)

建安八年腊月十二,舒楠醒来时已经是辰时初了,家里静悄悄的。舒楠穿好衣服,走出屋门,看到三姐吩咐丫鬟婆子子们做事轻点。舒楠走过去,舒棠轻声说:“爷爷奶奶和爹娘们还没醒,走,灶房里有热水,三姐给你倒水洗脸、梳头,弟弟们已经起来了,估计已经喝粥了。吃完粥,你和四妹妹带着弟弟们去后院玩,不要大声闹,知道了吗?”

原来今天早上大人们都睡懒觉了,舒楠想,这十多天太累了,爷爷和奶奶、大爹大娘,眼睛周围都出现了黑眼圈了,就是二娘、娘和三娘,脸上也出现了疲态。舒琳舒楠带着五弟弟玩,不打扰家里的大人的,家里人太忙了。结婚时,用的麦子、糜子、高粱,得用砸窝子一锤锤锤出来,要砸碎粮食里面的小胡基和包在粮食外面的瘪皮,再用簸箕簸出粮食里面的杂物,把簸好的粮食倒在木盆里,用干净的湿抹布擦洗粮食,然后才人力推磨磨面。那十多天,家里的大人都不够用,还请了十几个族人来帮忙,才把宴请需要的面粉磨出来。磨出来面粉,自家、大爷爷家和三爷爷家的九口锅,连着蒸了三天馍馍,才备够了需要的馒头......

记得当时,看着整整一屋子的木盆摞木盆,装得满满的馒头,舒楠目瞪口呆,结巴地问:“娘,需要这么多的馍馍吗?也太多了吧。”

娘笑着说:“这才到哪啊!这些天,咱家叫来帮忙的人,也要吃饭啊,等到结婚那天,还要在你大爷爷和三爷爷家继续蒸馍馍,准备的馍馍只要够吃,就已经很好了,娘啊,就怕不够用!”

“怎么会?娘,大姑结婚时,我记的,就没准备这么多啊!”舒楠疑惑地问。

娘笑着说:“舒楠,这不一样的!你大姑结婚时,是建安四年,那时候咱家还是一般的小农户,来的就只是平时走动的亲近的亲戚和族人,再加上刚经历了逃荒,家家生活困难,走亲戚来一两个人意思意思就行了。现在不一样了,咱家现在是官户,你大哥去年中举了,想和咱家相交的人家就多了。再说,相邻的三个村子跟着咱家种棉花,家家都缓过来了,手里也宽裕多了。咱家有了喜事,还是长子长孙结婚的大事,大多数人家都会来感谢咱家的;你大郎哥,他的同窗一定会来,还有其他上学堂的几个的同窗,说不定也会来凑热闹;五郎的郎中师傅一定会来;县里的一些地主也可能会来;亲近的亲戚会来,就是平时不大走动的亲戚也会来,而且,来的时候,还会来三四个人。”

吃了一碗粥,舒琳舒楠带着五个弟弟去后院玩,玩了有半个时辰,三姐来后院,大声喊:“舒琳、舒楠,带着弟弟们回家吃饭了。”

听到三姐叫吃饭的声音,弟弟们撒腿就跑向前院,舒琳舒楠后面紧跟着,也向前院跑去。

吃过饭,舒琳舒楠带着弟弟们去房间里读书写字了。

薛老爷子看着满囤问:“满囤,你们把舒槿得回门礼,收拾好了吗?”

“爹,好了。娘前几天就交代了,我一会儿再检查一下。”满囤立即回答。

二郎看着大哥,说:“大哥,八月中开始收玉米,直到九月底,脱粒晾晒好玉米装袋,计算好亩产量,连同种植方法、食用方法,连同一半的玉米产量,交给了陈知府。现在都过去快三个月了,咋还没有啥消息啊?”

听到二郎的问话,家里人都静静的看着大郎。大郎眨眨眼,思考一会儿说:“我觉得快了!陈知府送消息上京,肯定还拉了很多玉米,我估计,最起码,能拉咱家送去的一半吧,粮食重,路上走的慢。就是告诉了朝廷,皇上也不会只听你一面之词,肯定会派人下来核实情况,这样一来,需要的时间就会多了。爷爷,奶奶,你们耐心等几天,快了。”

听了大郎的话,大家的心放了下来。“今天,没啥大事,都去休息去吧。”老爷子吩咐。

满囤带头走出上房,刚要回屋,只见昨天陪同陈知府家二少爷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