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转身去找三花,看到三姐和四姐在屋里纺线,走过去,说:“三姐、四姐,来上炕休息会儿,我有事和你们商量。”
三花和四花停下手里的纺车,脱鞋上炕,看着五花。“我们刚想休息一会儿呢,五妹,你想说啥?”三花笑着问。
“我们的名字,改了个寂寞!改了,还是叫五花。从现在开始,我不想再被叫五花了,爷爷奶奶和爹娘咋叫,我管不了。但是,哥哥姐姐,必须叫我舒楠,谁叫我五花,我就哭,不给我5文钱,哄不好的啊!”舒楠(五花)坚决的的说。
三花吃惊的看着五妹,说:“你说的是真的吗?我没钱的。”
“放心,五妹。我从来没叫过你的名字。我不怕。”四花舒琳得意地说。
三花舒棠想了想,也轻松的点头:“我也没叫过!我一直叫你五妹妹的。哈哈,我也不怕。”
舒楠想了一会儿,无奈地说:“叫我们名字的都是爷奶爹娘,不行,必须改!咱们商量好,谁叫错了名字,就哭给他看,看他们改不改口。”
舒棠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哈哈哈......你哭吧,我不行。你和舒琳今年八岁,哭一两次,没人说啥的,我都十三岁了,哭不出来了。哈哈哈......咱姐妹们改名的大事,就靠你俩了。哈哈哈......拜托了,哈哈哈.....记得啊,哭的时间长一些,我在旁边再提醒一下,给五文钱,你们就不哭了。哈哈哈.....笑死我了,五妹妹,你是咋想出来的,啊?”
“名字改了都多半年了,没人叫,我怕我再忘了。追着的哭声和钱财,应该会让爷奶爹娘记得叫对名字吧?四姐,你可要记牢了,不能我一个人孤军奋战。”舒楠对着舒琳嘱咐。
“好的!我可是记得很牢的!五妹,名字改了,咱还能有钱收,这个主意真好!像这样的好事,你多想一些啊。”舒琳幸福的畅想着。
舒楠眨眨眼,四姐是个爱钱的?自己这是发现了四姐的本性了?“但愿自己没教坏孩子。”舒楠默默的想。
“三姐,四姐,我找你们过来,是想找找发财的办法。来,看看《经行记》,你们有啥发现赚钱的办法吗?”舒楠拿起书翻开问。
“看了,里面记录的一些食物,它的原材料这里没有,大哥说了,杜还游历的地方是海外,那里比咱这里热。不适合咱们这里。”舒棠说。
“那就不说书了,想想,咱家里做的吃食里,哪个你觉得最好吃,能把它拿出去卖吗?”舒楠放下书问。
舒琳疑惑地说:“家里的吃食很简单,拿出去卖,我估计没人会买。咱家会做,其他人家也都会做的。”
舒楠着急地说:“谁说的!包子、馒头,家家会做,可是县城里,人家包子馒头,不是卖得很好!也没见人家关铺子。”
舒棠想了一会儿,看着舒楠说:“五妹是想说,咱家开一个包子铺?还是卖吃食的铺子?”
“对!包子、面条,只要味道好、量足,生意应该不会差。”舒楠点头说。
舒琳不解的问:“谁来做包子卖?二娘、三娘和我娘都有小弟弟了,大姐二姐忙着做嫁妆、学习管家呢,大娘也忙着呢!谁来卖?谁来做?”
舒棠低头,想了一会儿:“五妹,你说,雇人做,还是买一个人来做合适?”
“还是三姐聪明!咱刚开店,顾客应该不多!就三姐四姐调馅、包包子,嗯,六哥不是想做生意吗?叫上,我们试试。哈哈哈,咋样?”舒楠畅想着。
“傻妹妹!就凭咱们几个,做啥梦呢!那么一大盆面,我哪能弄得出来!还是得有个大人,城里一直有大人在的,这些不用愁!咱们还是想想卖啥馅的包子吧。对了,我听爹说明年有一间铺子不打算租了,已经提前说了。刚好,咱们试试。”舒棠说。
舒琳说:“刚好,咱跟我爹说说,让他打听一下,看有旧的铁锅、蒸笼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