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我乃郑氏四代目> 第一百五十二章 战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二章 战后(3 / 3)

算上之前转运的三万余民众,总计将近六万民众的迁移让东宁和琼州的行政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作为民众到达的第一站,顾敷带着手下官员忙得连轴转,一直在调集各种物资,兴建临时聚居点,以求能妥善安置迁移的民众。

好在这六万民众并非是同时到达的琼州,而是在近两个月的时间中陆陆续续而来。

相较于伪清迁界令数日时间迁移数十万民众来说,安置工作的压力小了很多。

李大甲和李顺发作为最先一批迁移来的民众此时已经抵达东宁。

他们带着家人跟在负责安置众人的户部官员身后,等待分配。

同当初泉州府的移民一般无二,户部尽量尊重这些新移民的意愿进行分配,并不强制所有人都去种地。

这次迁移来的民众绝大部分都是农夫、商人,还有少量的制盐工。

像李大甲和李顺发这样的农家子弟毫不犹豫地选择前往西部海岸的平原处继续与耕地打交道。

为了更好地安置这些移民,争取民心。

郑克臧强硬地将原本种植大肚番国良田的番众们统统赶去开垦,空出来的良田尽数分给了新迁移来的民众。

番社的头人们痛骂郑克臧背信弃义,但在明军的刀铳威胁下,他们不敢反抗,心怀怨怼地搬离了故地,被分配到其他地方进行开垦。

按照先来先得的原则,李大甲和李顺发这些头几批到来的民众幸运地分到了已经开垦好的良田。

李大甲心中感慨南镇抚司的锦衣卫真的没有骗他们,来了真的会分地。

有产有地后,这些迁移来的民众彻底安下心来,悉心侍弄着朝廷分配的耕地,心中逐渐产生了归属感。

在原大肚番国的腹地,迅速形成一个个广东移民组成的村落。

李顺发觉得自己来到东宁后的生活忙碌而安宁。

他一如昨日一般戴好帽子拿起农具前往地里,村子里来往的移民男子无一例外都戴着帽子。

盖因这些移民将辫子剪掉后,一个个都成了光头,互相都觉着奇怪,只好戴上帽子进行遮挡。

被众李家庄移民推举为新村正的李大甲正在村口大声地招呼着来往的农夫,看见李顺发后高兴地道:“顺发兄弟!去地里吗?同去同去!”

二人并肩走在田间的小道上,迎着初升的太阳,一起拥抱新的生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