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我乃郑氏四代目> 第一百五十二章 战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二章 战后(2 / 3)

惴不安。

“即日起尔等身上军职全免,都给我滚回府里反思!”

听见郑克臧最后的处罚,一众北军将领们长出口气,连忙伏地谢恩。

......

广东总督府衙门议事堂内。

康熙皇帝给的迁界期限已过,而广东的迁移工作因为新会之战只完成了三分之一不到。

两广总督吴兴祚在听闻了新会之战的结果后面色惨白,三万五千的大军,损失近半,还未能将明军留下,这样的结果不管怎么看都是败仗。

他亲自写好了请罪奏折,发人急递北京。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广东沿海地区彻底变成了烂摊子。

溃散的清军士兵成为盗匪横行乡里,加上原本的民乱,整个沿海地区一片混乱。

界墙外到处是民贼、溃兵,伪清朝廷基本对其失去了控制。

而界墙内也没好到哪里去,迁移的百姓艰难度日,饿死者不计其数。

北镇抚司和汉留结社趁乱劝说界外的百姓们迁移至琼州和东宁,取得了巨大成果。

在之前走私线路的基础上,北镇抚司构建了一条安全转运民众的线路,借由水师的帮忙,无数被说服的民众从新会这个暂时的海防空白处搭船前往琼州。

吴兴祚心里有些不甘,运气太差,他刚刚上任,各项举措根本来不及徐徐布置便遭此大乱,广东想再恢复平静不知要花多大功夫多少时间。

他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冷着脸的王永誉和刘明江,而李士祯此时也顾不上继续装死了,他怕他再装下去就真死了,李抚台拄着手杖,一瘸一拐地也来到总督府。

吴兴祚看着不发一言的三人,心中突然有些烦躁,语气也变得不客气起来。

“诸位说说吧,现在局面已是如此,总得设法补救,不然圣上震怒之下,诸位和本官能不能继续呆在广东事小,若真要重罚,能不能保住性命都在未知。”

他一边说着还一边饶有深意地看了王永誉和刘明江一眼。

毕竟主要的责任在王、刘二人身上,若他们能以雷霆之势歼灭郑逆,大胜之下那些作乱宵小又如何敢冒头。

王永誉和刘明江也清楚这点,但要细究起来,主要责任更应该在刘明江身上,毕竟他王永誉可是攻破了新会城的。

若非刘明江没拦住杨彦迪,这仗是不会败。

四人心里跟明镜似的,刘明江无奈主动开口先揽下了剿匪的活。

“吴抚台,剿匪安民乃是本官份内之事,本官愿带兵清剿界外乱匪戴罪立功,可这迁界一事该如何还请诸位定夺。”

刘明江这句话说出后,议事堂内沉默了下来。

迁界令是引起如今局面的直接原因,是否该继续下去,堂中几人心中都拿不准主意。

最后还是吴兴祚坚决道:“迁界之令乃是圣上亲令,更何况迁界与剿匪相辅相成,若放由界外之民不管不闻,民贼只会越剿越多,必须继续迁界。”

在吴兴祚的主持下,四位军政大员各司其职,开始一起收拾广东这个烂摊子。

吴兴祚和李士祯将麾下督标、抚标尽数交予刘明江,同时又抽调了聚集在广州的绿营兵,分作几路赴界墙外剿匪。

吴兴祚和王永誉分别负责组织粤西、粤东的迁移,往往在刘明江平定一处后,立马组织该处民众迁移。

而安置工作这个大坑被安排在了广东巡抚李士祯的头上。

康熙皇帝有鉴于广东目前的混乱局势,暂未对这四人问责,责令四人尽快平定乱局,完成迁界,戴罪立功。

在戴罪立功的压力下,四位广东军政大员出奇地团结起来,耗费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将界墙外各处的民乱平定,民众也被迁移了七七八八。

而趁着这一个月的乱局,北镇抚司许多暗桩几乎是半公开地在活动,和汉留结社合作动员迁移了近两万余民众至琼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