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咱们家有什么后门能走?”
李学农被哥哥这么一呛,脸上有些挂不住,脖子一梗,不服气地回道:“我又没说一定要走,就问问不行啊,再说了,老大这么有出息,以后就能带我走后门呢”
看着两个弟弟斗嘴,李学文笑了笑,拍了拍还要继续开口说话的李学工,扭头看向最小的李学农坏笑的开了口:“你要是真想上大学也不是不行,不过.....”
说到这里,李学文闭上了嘴巴,没有继续往下说。
眼看自己大哥说到一半停了,李学农连忙追问道:“不过什么?大哥你快说啊”
“不过不能上正规大学,可以去你姐当老师的土大学进修一下”李学文一边说着,一边忍不住笑出了声。
此话一出,一旁的李学工扑哧一声也笑了出来,用胳膊肘捅了捅李学农,冲着李学农不停地挤眉弄眼的。
刚刚还期待十足的李学农,听到土大学这三个字,神情顿时垮了下来,兴奋劲一下子没了。
撇着嘴嘟囔嘟囔的说道:“我姐那个土大学要是以前给生活费的时候,我还能考虑考虑,现在不给生活费了,让我去我都不去”
“咱们公社的老歪脖在里面当老师教学生种地,过去学的就是种地,毕业也还是回来种地,去那有个什么意思,谁还不会种个地了?”
李学文笑了笑,没接这个话茬,继续闷着头往前走。
学农这话说的还挺对,如果说以前县里办的大学还算点样子的话,那么公社土大学完全就是草台班子。
里面的全部老师里,花玲这个学历都能算是文化人了....
其余的‘专家教授’都是从各个大队抽调种地比较好的老农民,或者懂点医术的土郎中来着。
这种学校,如果不想在生产队里‘进步’的话,还真没必要去读。
记得刚开始办的时候,给出了入学和真正的大学生一样有补贴,享受生产队头等工分,每月9块钱生活费的口号,那阵确实吸引了不少青年,一个个抢破头都要往里面进。
可惜的是不持久,没发几个月,公社财政就撑不住了,承诺的补贴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被坑了的学生们还编了一个顺口溜,用来调侃这一遭境遇:“土大学,瞎胡闹,专家原是老农民,补贴画饼没几日,到头还是地里刨。”
这个顺口溜到现在还有人在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