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尊自傲的老妇人。 连白嬷嬷见了刘姥姥,都不免刮目相看,略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因天幕上说过,这位刘姥姥是贾家的大恩人,而贾家在此地的脂粉生意也是刘家帮忙穿针引线,才顺利办起来的,探春见了刘姥姥,根本不敢怠慢,上前认真见了礼,被刘姥姥一把拦住,再来见刘姥姥的女儿刘氏。 板儿和青儿两个孩子早就钻出来,站在刘氏身后探头,好奇打量着这位“姐姐”。刘氏则十分感慨: “早就听闻三小姐是个大学问家,如能来指点指点我们板儿就更好了。” 原来这板儿原本得了凤姐夫妇资助,在邻村进学。然而王家村这边脂粉生意一起来,便成了远近闻名的热闹之地。四方人员汇聚,隔三差五就有一场大集。板儿那间学塾便干脆牵到了王家村,板儿上学如今便宜得很,只是小孩心性,还是贪玩了些,不大坐得下来,另外就是乡里孩子,没见过什么世面,见识有限,需要人从旁指点。 探春闻言顿时一呆: “我?大学问家?”她略一伸 手,指指天,就见刘姥姥点点头。 探春一下子便羞红了脸:原来王家村这边的亲戚也能看到天幕——她几乎马上就猜出了刘姥姥下一句要说什么。 "这么好的相貌,又是通身的才气,难怪是个命中要招贵婿的!"刘姥姥笑得眼都细了。 探春:.… ★ 当天刘姥姥一家便招待探春等人吃饭。探春等人坐于桌边,刘姥姥和刘氏硬是不敢上桌,最后被探春和侍书两人一起扶着一起坐下来了。 这席上的菜色还真都是探春没怎么吃过的,大多是农家土菜,其中便不乏天幕上曾经说过的那些干菜,什么灰条菜剁碎了拌馅儿包的饺子,蒸茄子干儿,葫芦条儿和鸡丝同炒、焯过的瓠子凉拌、倭瓜切块蒸肋条肉.. 探春尝了尝便发现,刘姥姥家里捧出来的餐食虽然其貌不扬,但味道确实很好,不比府里小厨房做出来的差。 "难怪平姐姐说,府里的人都爱吃这个。”探春用寻常竹筷的筷子尖儿挟了一条“葫芦条儿" 左右端详着,然后送进口中细细品味。 最出奇的是,这菜式连白嬷嬷见了都说好。 "宫里皇上的御膳,秋冬天也只是吃这些,只是会做得好看一点儿,比如这个倭瓜,厨子在下锅蒸之前,会先雕个花……" 这一下满足了所有人的虚荣心:原来宫中御膳,竟然也是吃这些,皇帝陛下一旦把这雕了花的倭瓜嚼碎吃到肚里,就和世人吃的其实是一样的了。 "怎么,宫中秋冬季节里也是不吃新鲜瓜果菜蔬的吗?" 探春很好奇。 “秋天存到冬的瓜果或许会吃,新鲜菜蔬么,普天之下都没有,皇上的御膳也不例外。” “而且御膳房的御厨们和内府采买都早有默契,就算是哪年地气偏暖,冬日里小阳春天气,田里能赶出一茬新鲜蔬菜,那御膳房也绝对不会做了来呈给皇上。" "为什么?" 这下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白嬷嬷吊起来了。 “因为这东西难得,不是时时能有的。万一过得一年,数九寒冬大雪天,皇上却惦记起去年曾经吃过 的好东西,再叫御膳房做,那御厨和采办的就只能一起上吊去了。" 原来是这个原因! 饭桌上,刘姥姥率先爽朗大笑出声,随即是刘氏和其他人。 探春也一起笑了起来,笑这白嬷嬷竟如此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