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医宋> 第23章 不觉漏壶浅犹读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不觉漏壶浅犹读书。(2 / 2)

着实让他感到惊艳了一下。所有知识一点就通,读过诗赋过目不忘,治学这么多年,他还第一次遇到如此聪慧、又如此勤奋的弟子。

“徒儿,这是庆历六年以来,所有省试的试题,虽然考试内容有所改动,但是还是有些借鉴意义。”

“徒儿,这是至和元年以来,所有过了省试举子的文卷。”

“徒儿,这是为师编写的《和平先生策论集》,里面收录为师自求学以来,所有破过的策论。”

“徒儿,这是孙复那个老匹夫给你的《泰山先生策论集》。”在领教了赵白的惊人记忆力和理解力后,胡瑗的作用逐渐由“授业”,变成了赵白的住手。

胡瑗本来就是“应试”钉子户,对于如何应试,更是有些很丰富的“惊艳”。他也知道现在让赵白从基础学起根本不可能,只能“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于是就干脆将历年省试的试题、自己和孙复的策论集拿给了赵白,让他“自己领悟”。

随后的日子里,赵白的生活变得规律起来。每旬三、五、七单日,到师父胡瑗那里“受书”,双日斋舍进行“背诵”。

天分很重要,勤奋同样很重要,当然,为了弥补自己基础不足,赵白也还是很努力,除了每旬回家一次,就整日泡在国子监中。

结果当他顶着两个黑眼圈去找苏轼时,又被苏轼嘲笑成了食铁兽的“远房表亲”,让他郁闷了很久。

胡瑗不愧是“应试大家”,赵白发现一段时间过后,在他的“悉心教导”和自己不懈的努力下,自己的学术水平竟然“直线上升”。甚至在每旬旬测时,监考的夫子都在怀疑他是不是作了弊。

当然,赵白也没有忘记家、保状之事。其实有“狄伯伯”这位“靠山”,此事也没让他多费心。

原来此时的狄青,终于在赵白的劝说下,主动辞去了枢密使之职,在家运筹起《平戎策》的“验证”之事,而接任他的,正是那三司使、工部尚书韩琦。

当听到省试还需要投纳家状时,狄青二话不说,直接带着赵白骑马来到了开封府,又让赵白“腹痛”了许久。

此时开封府的府丞正是大名鼎鼎的包拯“包龙图”。不过当看“前枢密使”前来,这位铁面无私的“包龙图”还是很给面子,立刻就派人将家状开了出来,并且还给赵白传许多“应试技巧”。

随后胡瑗又找了几个家底清白的国子监太学生,和赵白一起结了保。然后就拿着赵白的家状、保状、文卷等事物,直接来到了离国子监不远的“贡院”,找到了负责此次省试勘验的一个礼部侍郎,说了一句“赵白是我的学生!”然后就转身离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