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顾知还是悄悄的收拾好东西跟他爹未打一声招呼就跟着纪师傅离开了。
但是顾知临走前,又悄悄的去了一趟长公主府,给沈悦知留了一封信。
信中是给沈悦知的话:
悦知,子昀哥哥先走了。纪师傅临时收到消息,他的朋友身体快不行了。
他想见纪师傅最后一面,我来不及再当面向你道别,等我回来给你带礼物,赔礼道歉。
留信的时间是在晚上,等沈悦知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早已是第二天早晨。虽然早已说过会走,但沈悦知还是忍不住难过。
顾知走后几天,沈悦知都是闷闷不乐,长公主察觉出悦知的不高兴,也知道事情,毕竟摄政王的儿子离家出走,早已闹得满城风雨。
虽然,摄政王说他儿子只是出去历练但是瞒不过她,毕竟京城的人最是爱八卦,像这种贵族八卦,自然是传的最快。
沈悦知不高兴了几天,但顾知又写了信回来,还给沈悦知带了礼物,沈悦知便又忘了不高兴。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马上又去了书房,给顾知回信。顾知和纪师傅每到游历一个地方,都会给沈悦知写信说一说他遇到的趣事,还有带礼物。
顾知与沈悦知就这样写信了一年多,很快冬天来了。
长安城内,热闹的新年就要来了。
过完年沈悦知也十三了,按大梁习俗好多姑娘在这个年纪也该订亲了,再过三年16就要嫁人了。
因沈悦知的母亲顾楚是当今圣上的亲姐姐,是大梁长公主,身份尊贵。而父亲沈辞乃是尚书之子,年轻时从过军,打过仗,立过战功,后封为镇国将军,派往边关,一直驻守。
后来,年轻的时候赐婚于顾楚长公主,他们的之间却不同于寻常那些联姻,当年二人也是一段冤家情缘,后来成亲有了沈悦知,但是在沈悦知五岁那年,二人突然和离。
整个长安城被闹的人皆尽知,在后来再被人提起,更是也有不少人唏嘘不已,当年长安城内,他们也曾是羡煞旁人的一段佳话。
而沈悦知过完这年,便到了她订亲的年纪。来的媒人说亲也快踏破了公主府的门槛,沈悦知差点被说亲的逼疯了。
长公主也并不着急沈悦知的订亲,来的人也都被长公主劝走了。
晚上的时候,沈悦知跟母亲躺在床上,聊订亲的事。顾楚不像其他的世家夫人,约束着女儿。
她希望女儿可以嫁给她喜欢的人,也可以自己独立,不像普通女儿家只能依靠夫家。
她是一个公主有能力让她女儿活的更好,因为经历了许多苦难,也不想让女儿想再走自己的路。
顾楚告诉沈悦知,只要自己活的舒坦就好,毕竟以她的身份,旁人的话又算得了什么。沈悦知乖乖的躺在母亲怀里,听着母亲的话,然后点头。
她一直觉得她母亲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子,其他的世家小姐在她这个年纪就被约束着练习各种规矩,琴棋书画,学着伺候以后的夫家,没有一点自由。
可是她母亲告诉她,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被这枯燥无味的东西拘束,所以她是自由的。
春天也慢慢的来了
今年春天,是大魏皇上的寿辰,长安城内也来了许多周边国家的商人来长安做交易,也有使者过来祝贺,与大魏旗鼓相当的大梁也派来了使者,不仅如此,使者团当中还有一位身份贵重的人,大魏的太子。
于是今年又将上演一出热闹的戏,长安城的百姓也是很是期待,毕竟大梁和大稷已经快十年没有再派使者互相接触了。
而且这次居然还有大魏的储君来,想必这次是甚是隆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