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时候,高句丽那边终于传来了消息。
李绩在得到消息后,就急匆匆的进宫了。
“陛下,高句丽并不把我们大唐放在眼里,这是他们给的回信,请陛下过目。”
李治凝眉,没想到高句丽这么大胆。
他拿着回信看了一遍,这么看过之后,整个人都气的不行。
“狂妄,这高句丽好生狂妄,不仅不把我大唐放在眼里,而且还出言挑衅我大唐,岂有此理,朕要御驾亲征,朕要让高句丽知道我大唐的厉害。”
李绩早料到会是这种情况了,因为高句丽的回信实在是让人受不了。
不管是谁看了这封信,都是要生气的。
“英国公,朕之前让你准备的作战一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陛下,咱们大唐可以很快调集十万兵马,以及所需粮草,只要陛下愿意,这几天咱们就可以出发了。”
距离之前已经过去半个月了,李绩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
李治点点头:“好,既然都已经准备好了,那朕就御驾亲征,你去挑兵点将吧,对了,温石的医术不错,让他也随行跟着。”
李绩很快应了下来。
没多久,长安城的人就都知道李治要御驾亲征了。
朝中自然有人劝阻李治不要这样做,毕竟高句丽那边的天气很快就要冷下来了,这个时候出兵,并非明智之举。
不过,李治决定的事情,这些官员劝阻也没用。
温石也接到了让他随军的命令。
这让温石有点不高兴,打仗什么的,他自然不反对,大唐嘛,本来就喜欢打仗,只是去高句丽那么寒冷的地方打仗,还让他跟着,他就不高兴了。
那个地方冬天太冷了啊,他有点不喜欢寒冷,如果在长安城的话,他可以每天都不用受冻,去打仗,那可就说不好了。
只是李治都已经吩咐下来了,他也没有办法,只能照办了。
几天之后,李治带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长安,向高句丽方向赶去。
随行的有李绩、程咬金、牛进达这些老将,就连高侃也在。
高侃曾经参加过好几次对高句丽的战争,在这方面他是有经验的。
队伍走的很慢,越往北走,天气就越冷。
这样走了十天半个月后,军中的不少将士都因为水土不服而生病了。
将士生病,这速度就更慢了。
这个时候的李治有点坐不住了,他第一次御驾亲征啊,还没离开大唐到达百济国地界,他的士兵就生病了,这让他如何打仗啊?
“驸马,这些将士的病好治吗,多久才能痊愈啊?”
李治每天要来找温石好几遍,这样的话也不知道问过多少了。
“陛下放心好了,不过是水土不服而已,吃了我开的药两三天就好了,不过陛下,咱们越往北走,天气就越冷啊,咱们的士兵恐怕有不少都不适应哪里的天气啊,得想办法给他们御寒才行。”
从一个温暖的地方来到一个寒冷的地方,很多人都是不适应的,不适应这种温度的变化,就容易生病。
“驸马说的是这个道理啊,来的时候,也给他们准备了御寒之物,但现在看来,那些御寒之物还是有点不够啊,这地方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冷很多。”
温石道:“是啊,不过我们还有机会嘛,我们现在还没有离开大唐境内,再走一段路,就到达幽州了,咱们可以在幽州补给一下,给将士们找点御寒之物。”
温石这么一提醒,李治倒是想起来了。
“对,对,马上就到幽州了啊,这幽州是北方重镇,还是很繁华的,咱们可以去哪里寻找一些御寒之物。”
李治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生病的士兵在经过温石的治疗之后,两天就好的差不多了。
两天之后,他们继续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