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那也只有七重天,剩下的两重天又在哪里?该如何去?住的又是些什么样的神仙?
“其实,在人族得势之前,根本就没有什么九重天,整个天地都是我们神族统治,每一层结界天地都有一位至高神灵存在,掌管气运流转,生灵繁衍,神族之外,无不刍狗。”
“人族便是神族血脉最为寡淡的一脉,根本就称不上神族后裔,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最不中用的神族后人与卑贱的灵兽结合,遗下的一支种群。”
林默相当不以为然,还是闭紧了嘴唇,不去打断。
“人很孱弱,天生就不适合凭自身力量生存,在强者生存的天地间,他们连前一百号都排不上。”
照岁瞥向林默,与他视线相交,赶紧收起一脸的不屑,移开目光,尽量将语气放得平淡。
“不过人有一点不同,善于思考,尤其那些能与神灵沟通的人。”
“祝由师。”
林默脱口而出。
照岁点头,“也称巫祝,他们就是最早一拨领悟到与神灵沟通方法的人,也从神灵浩瀚如海的神识中,汲取到了令他们受用终生的知识。”
“巫祝将他们得来的知识绘制成画,传授后人,就这么代代相传,人族从最早任凭宰割的羔羊,凭传承和凝聚力,渐渐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当然,那个时候他们与神灵、神族相比差的不止一星半点,最主要还是人族无法像神族一样淬炼其体,拥有容纳大无上神通的躯窍。”
“然而这一切,在数万年前得到改变,某位巫祝改变了神灵传授的淬体方法,而这种方法正是后来‘道’的雏形,虽然当时成功几率极低,但总有那么些人突破了血缘继限,将自身运用天地力量的潜力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最终人族也依靠这种突破开始崛起。”
他看着林默,眼睛里充满了笑意,说道:“你修炼的,就是人族‘道’脉体系完善之前,成功几率不高的那种方法,也是最接近神灵修行的一种,适合人族修行的神通法门。”
林默心念一动,取出几件东西,一字排开放在照岁眼前。
钜子谷符纹帛卷,祝由师符纹经册,幽星无意间买来那块破碎的甲胄残片。
“这些东西,能不能看出些什么?”
照岁只扫了一眼,手指点了点祝由师符纹经册,“这是巫祝用来沟连神灵的符书,也是你们修道者符箓术的祖宗。”
他手指移向甲胄残片:“这应该是上古人神争天大战留下的残骸,便是神灵外在显化而成的神通残留。”
“这张帛卷上的纹路,似乎就是上古早期道脉初成,从神灵神识得来的符纹演化。”他看着林默,“你的修行就是从这上面悟来的?”
林默摇头。
虽然照岁说的只是神域老黄历记载过往,并未明确指出他的修行脉络应该怎么发展,至少他厘清了两个重点:
第一,因为吸收五行真源缘故,走进了一条返古之道,现今已找不到任何可参考的典籍来帮助提升,这是坏消息,但从实际效果看,似乎也不算太坏。
第二,集齐五行真源,找出破天之路,是接下来需要重点去做的事情。
然而身体小天地中四种真源对天地间的感应告诉他,最后一种真源所在,极可能不在青莲,而是着落在魔域。
也就意味着,可能得重返魔域,寻找真源之火。
一想到顾若水,他就一阵头大。
上古的人能从神灵意识中悟出适合自身的道,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么多可参考的道诀,何尝不能试着走出一条前所未有的登天路。
道法三千,各有玄机。
“你说的人族无法突破神族血缘继限,修成神道,具体是个怎样的桎梏?”
照岁道:“不是桎梏,而是天生体魄不适合,具体说来,神道也分两支,一支炼体,一支炼气,炼气就不说了,我也不太清楚,就说炼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