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幽冥识字鬼太少,案卷由上界城隍记录,城隍则多半是读书人出身,记载极有读书人风范,微言大义。
到了地府,读书鬼少,那些读书人城隍卖弄文采的记载,又容易让人生出歧义,总不能所有事全推给诸如赖东这种正经读书人去做吧!
麻烦,需得一一梳理,分清主次,最终尚需广闻天最后定夺。
……
林默也不急,从小到大悲摧的经历养成了他的耐心。
经过不知多少日子整理,整理出一系列问题,将待查案卷按时间分成陈、近、新三个阶段,再将三个阶段划分轻重缓急四类,由内三组分门别类,交由刚招入的三组外调配合阴曹进行核实,且全部案卷有期限限定,若下面的外调吏员偷奸耍滑得不出结果,第一次扣俸禄,第二次就挨板子,当然外调吏员能拿出证据表明他尽了力且责任不在他的除外。
分类对研习过大衍之术的他并不难,无非以数术之法拿出一个框架,依阴律找出几十条重点词汇,让掌库吏及手下循章索骥罢了,再有赖东这种正经读书人帮忙,运转十分顺畅。
重点还是他的奖惩制度收到了奇效。
他们行动起来提高效率不打紧,查察司本就是阴曹中核查罪证的衙署,例行公事,无可厚非,但整个阴曹官府体系是一个整体,哪是一个司曹积极就能彻底改变体制。
因此这些日子,查察司几乎所有外调无一例外,受到了来自阴曹司的阻挠和干扰,随着查察司待查案越多,逐渐又蔓延到下级十大鬼帅,三大鬼使衙门,乃至散布各界的接引城隍。
并非有人针对林默,而是他要求核实的线索,阴曹司那边在他规定的时间内根本拿不出结果。
而这位上任三把火的新官不管不顾,每天向顶头上司六部功曹上告信如雪片也似,且越挫越勇,短短一段时间,几乎把同僚司曹全都告了一遍。
阴曹司首当其冲。
而且他还把查察司所做改变整理成册,逐条逐款,向上级汇报,希望各司曹效仿,为整个地府顺利运转做出应有职责。
这些东西,大半压在了六部功曹手上,不过林默并不气馁,只要没得广闻天回应,他就上书不断。
甚至把六部功曹压他案卷,有文不批的罪过全都拟成奏章,递到被告六部功曹手上。
一时间,整个地府官场鸡飞狗跳,无人能得安宁。
可偏偏没人挑得出毛病,林默上书全占着理,即使过于偏激,也是站在对地府有利的前提上,谁都不敢跳出来正面反驳。
只要广闻天装聋,哪怕六部功曹也拿他没辙,他这司录郎官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关键是广闻天亲自任命,没鬼能擅自做主,将他撤官罢职,更不敢流放让他离开。
偏生林默打了鸡血似的乐此不疲。
他不疲,下面的吏员可受不了,每日大量案牍,还得不停去找各司曹配合,别人不搭理,本司又有规章约束,办事鬼差只能各施神通,撒泼打滚,骂街堵门,无所不用其极。
查察司招来的鬼差也越来越多,很多直接从三位鬼使那儿直接招募,选人标准不再看是否有鬼修潜质,而是认不认字,能不能骂街。
六部功曹当然不会给查察司新增资源名额。
可林默补缺三组外调无可厚非,再加上他个人的阴司俸禄,足够养活上千鬼差,精血石于他无半点用处,上面又不能不给,因此他的人马越发壮大。
每天各司各部门口都有查察司前来递案卷要求回复的吏员差使,得不到答复就堵门撒泼,搞得各司各曹不厌其烦,又没太多办法可行。
……
“大人可有想法?”
眼高于顶的书呆子赖东这些日子对这位新任上官也有些佩服,佩服不在能力,而是做事的执着。
林默低头喝茶,手上还拿了一只鸡腿在啃。
幽冥之地野味确实不少,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