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我被大明朝绑架了> 第四章 走为上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走为上策(2 / 3)

在这个狗咬狗满嘴毛的权力中枢里,苟是不够的,必须润。

反正这些国事爆发后,最头疼的只有中央,也就是京城。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论权谋斗争,宋思哲这个大学生不可能是那群文官和太监的对手。

宋思哲真正的优势是国运值,以及自己与生俱来的高贵皇家身份。

对一般人而言,他若是想要上进,想要获取权势,想要飞上枝头变凤凰。

那他理应削尖了脑袋往京城挤,学遍了文化往内阁挤,割掉了牛子往皇宫挤。

因为这些地方是大明权力的中枢。

在中枢里,只要你够聪明,够狠辣,够不要脸。

你就可以获得宝贵的情报消息,亲密的后台同党,以及值得用一生去等待并抓住的恩人与良机。

但宋思哲又不是一般人。

你说这情报,天启五年到天启七年的这点破事,宋思哲和王承恩背都快背下来了。

再说那后台,当今圣上是他亲哥,谁有他后台硬啊。

至于那些什么宝贵的机会,对不起,朱由检才是给别人机会的那个人。

因此,宋思哲没有任何留在京城里继续承担风险的必要。

留在京城,宋思哲一身能耐都施展不开。

他只能默默躺平,等着那个皇位砸在自己身上。

可他的老哥就一定会死吗?

自己的出现,必然要改变历史。

自己某一瞬间的选择只要同原世界相悖,一些重要的细节就会无法控制。

历史的细枝末节如白驹过隙,根本把握不住。

唯有时代的潮流才是笔直的大道,无人能改。

什么是时代潮流?

时代潮流就是封建帝制干不过zi本主义,片刀弓箭斗不过坦克飞机。

未来,必须要抓住在自己的手里,

腐朽的帝都就留给那些史书里的精英去内卷吧,前往藩地开拓创新才会给宋思哲带来实惠的国运值。

掌控住藩地就有权势。

震慑了当地便是威望。

舔饱了属地百姓的肚子,亦是功绩。

就藩,才是增涨统御度最简单的方法。

在明末,由于万历的常年罢工,明朝基层的行政效率已经废物到了极点。

基层官吏对于本职工作都是能瞒就瞒,能混就混,为数不多的资源和脑子几乎全都浪费在了斗争和整人上。

所以就藩后,宋思哲只要银子够多后台够硬,地方官吏们便会无视掉他大部分的离经叛道与胡作非为。

宋思哲只要不触及到最核心的禁忌(私自离开藩地,打造甲胄,联络京城重臣),那么就不会有人轻易来找他麻烦。

若真有二杆子和自己过不去,非要去京城里搞事,宋思哲也绝不害怕他。

在这个美妙的魏忠贤时代,只要让王承恩带着银子去京里走动走动,专业的阉党兄弟们就会罗织出一堆罪名,把那不开眼的家伙千刀万剐,全家杀光。

所以。

谁跟你玩心眼呐?我种田不香吗!

学生时代的假期,宋思哲就经常回老家帮爷爷奶奶做农活。

弄一些好种子,抗倒伏耐寒的,还有农药和化肥,再加上两台抽水机,到了秋天亩产至少能比其它官田翻上去十几倍。

在一个封建的农业国,有了粮食就有了人口,有了人口就有了一切。

把根据地整理明白,再通过各种方式控制周边的地方并秘密训练出一支强军。

到时候就算天启不死。

照着大明现在这个烂法,八旗兵或是农民军也早晚能打到京城。

趁着官军和叛军打的两败俱伤的时候,宋思哲便带着几万火枪兵和一两个骡马化的近代步兵团前往京师“靖难”,告诉那帮泥腿子和键盘侠,什么是马克沁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