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北平消息(2 / 2)

姓的控制有所弱化,国家权力无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地主兼并土地少了许多制度性障碍,大土地所有制迅速膨胀,租佃关系迅速发展。”

“唐朝末年,财政亏空年达300万贯,土地兼并严重,以至于民不聊生。”

“黄巢领导曹州冤句数千人响应起义,黄巢打出的口号正是‘均平土地’。”

“这确实是困扰王朝的难题.......”

“我以为,或许可以

在北宋范文正的变法十条上拿出一些来。”

朱棣顿时神色一凛。

范文正也就是范仲淹了。

范仲淹在北宋内忧外患之时,提出《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纲领,主张澄清吏治、改革科举、整修武备、减免徭役、发展农业生产。

新政实施的短短几个月间,政治局面已焕然一新:官僚机构开始精简;科举中,突出了实用议论文的考核,有特殊才干的人员,得到破格提拔;全国也普遍办起了学校。

但可惜,因为当时北宋官场上奸妄横行,新政动了他们太多的利益,因此引起官员集体反弹,反对派攻击革新派。

宋仁宗只能外放范仲淹、富弼等大臣,改革遂以失败告终。

但庆历新政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朱棣顿时大喜:“妙云!父皇比起宋仁宗更加有魄力,或许新政真的能够实行!”

“如此,不但能解决贪官污吏的问题,还能发展农业,让我大明变得国富民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