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艳丽,荷叶招首,点点水露轻摇。
阳光正好,莲蓬点头,些许微风不燥。
小桥流水,孤舟一叶,一池碧波环绕。
石径小道,绿树成荫,几户炊烟袅袅。
————
话说传经四人离了地灵县,继续东行,一路倒是太平无事。行了七八日,见得一座城池。金蝉子的苦瓜脸,终于有了番茄色。
金蝉子遥指江山道:“爱妃!此乃朕为你打下的江山。”
( ̄y▽ ̄)~*捂嘴偷笑
言归正传!金蝉子问行者道:“不知此乃何处城池?又是否有如寇员外一般,斋僧信佛的大善人。”
行者憋嘴道:“俺老孙也不甚明了。还是进的城去,再问不迟。”
几人进城,听得茶楼酒肆喧哗,大街小巷热闹。贩夫走卒皆欢喜,户户家家欢颜笑。金蝉子也不明就里,心想:这是哪家娶媳妇啊这么热闹?
此时行者拉住一人,相问此乃是何地界,附近有无禅院寺庙,也好下榻歇脚。那人抬眼这么一看,嘿!只见猪八戒长鼻大耳,沙和尚发赤面黑,孙行者红眼尖牙,金蝉子肚大——咳咳!面目慈悲。那人惊呼出声,一时引来人群争看,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金蝉子怕又惹来什么牢狱之灾,偷偷捏了一把冷汗道:“阿弥陀佛!各位施主,贫僧几人只是路过贵宝地,想要寻个禅院歇脚。还望各位施主不啬相告。阿弥陀佛!善斋!善斋!”
有那大胆者上前说道:“四位法师,此乃金平府。你等要寻那禅院歇脚。只需向城北而走,过几条小巷就有一座山门。”
四人道谢,向城北而去,过了三街五巷果然看见一座山门。那门上写着“慈云寺”三个金灿灿的大字。四人抬脚直上凌云梯,举步而入普度门。入得寺内四人举目这么一瞅!“哇呜~”四个和尚和他们的小伙伴儿们都惊呆了。有诗为证!诗曰:
珍楼宝座秀壮丽,
佛阁峥嵘高如云。
丹霞缥缈碧树阴,
大雄宝殿浮紫气。
宝塔不拒闲登客,
香火灯花昼夜明。
木鱼金钟敲神韵,
众僧虔诚诵佛经。
“嘿!你们干啥玩意儿的啊?愁啥呢你瞅!”四人正看的入迷,却被一声吆喝打扰了意境。回头这么一瞅,原来是个和尚。见他几人闯入山门,也不拜佛,也不进香。非是游玩,非是求签。在那鬼鬼祟祟,东张西望,故而上前盘问。
金蝉子见来者是个和尚,于是作礼道:“贫僧几人,来自灵山大雷音寺。”
那和尚一听既是灵山来得活佛,慌忙合掌下拜道:“阿弥陀佛!我等凡僧每日诵经念佛,行善积德。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修成正果,去往灵山圣地。未曾想今日得见灵山活佛大驾光临!真是三生有幸!适才多有得罪。还望几位活佛慈悲!原谅则个!”说罢又要下拜,金蝉子也不阻拦,倒觉得理所应当。
那和尚行完礼,领着金蝉子一行去寻那方丈。对方丈道:“方丈,这几位乃是灵山大雷音寺来得活佛圣僧。”
方丈赶紧起身行礼,又惊又喜暗想这经没白念,佛没白拜。今日真真的看见了活佛,想来自己去那灵山圣地,也是时日不久。
闲聊几句,夸赞一通之后。方丈问道:“不知几位活佛圣僧,因何来到此地啊?”
金蝉子道:“我等奉如来佛祖之命,前往那东土大唐传经。”
方丈道:“佛祖真是大慈大悲啊!”接着又道:“不知圣僧几人——”
八戒饿的急了打断方丈道:“你这老和尚真是没个眼力见。没见你灵山来的猪爷爷还饿着肚皮,在此听你闲扯。也不知道安排个斋饭,俺老猪也好饱餐一顿,再来听你鬼话。”
行者道:“呆子,不得无礼!”
沙和尚:“二兄,大兄说的对啊!”
方丈也不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