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起来的威力,堪比神通。
这才是翁书龢的真实战斗力。
骁骑营中,骁骑卫阵型的最后一排,穿戴军服的一个人,脸上洋溢着自豪跟酣畅。他就是贾似道。翁书龢便是他的叔父,就是那个在西岐的偏远乡村中,那所无人问津的庄园内,那个……站在亭台之下,对湖泊中的鱼群施展出云戟的老者!
贾似道冷笑着看着姬长空,暗道:“小子,跟我叔父斗,你完全是找死。关云飞,姬长空死后,就该你了。只有宰了你,我们在西凌社的势力才能得以保全。”
贾似道完全认为,自己的叔父翁书龢胜券在握了。
此时的姬长空,在地上趴着,有气无力,已是浑身血洗。
囚徒们都目不转睛的看着他,沉默片刻后,他们歇斯底里的吼道:“起来,不能输!”
姬长空迷茫中,带着一丝恼怒,他的手指动了,他的四肢动了。
随后,在大家的鼓励声中,姬长空趔趔趄趄的站了起来。
他须发散乱,风吹脸颊。身上血袍随风摇摆,别有一番霸王的绝决跟寂寞!
他不得不佩服,这个老者太强了。神武战技,本就是世间罕见的格斗绝技。翁书龢却掌握了两门,没有对神武战技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人,是不可能同时关修两门战技的。
其实,姬长空并不知晓。翁书龢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强大。翁书龢之所以能够兼顾两大神武战技,是跟战技的起源息息相关。
神武战技‘出云戟’跟‘瀚海枪’虽在黎元世界的七大神武战技之列。但是,两战技实则同出一源。
均出自吕氏方国跟灵海方国的滨海之极。
神骨段的
斗者们能够将两大战技的威力施展到接近才道神通的地步,说到底,是因为战技的成型还是跟神通有关的,直白点而言,战技就是减弱、浓缩版的神通的雏形。
才气凌云的道法空间。神通的主流、核心就是诗书画印。
滨海极地的两个方国之所以能够钻研创造出叱咤帝国时代的神武战技,根本原因都得益于一个帝国,具体的两个人!
吕方跟灵海方国,曾依附在大周之下,九鼎当中占据其二。后来也就知道了,大周动乱,九方国退盟,各自为战。其中几大方国投靠秦大陆。吕方跟灵海因为三面环海,只有一面连接汉大陆,故而,两方国就向汉帝国称臣,作为汉帝国的番外属邦。
此后,交好多年。汉帝国为巩固自己在方国之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前后派遣两大才道仙贤前去慰问。
一人为汉帝国的大国士班固,一人为汉大陆的国士贤达张衡。
国士成双,这是方国的无上殊荣。按照古礼,方国的部族首领跟土著酋长自然会在海滨高山上举行欢迎晚宴。
海滨崖山!高千丈,崖下为海,惊涛骇浪。
汉使听浪,观潮。看潮水如海灵游弋,深海颜色泾渭分明,宛若大鱼揭竿。两大汉使纷纷有感而发。
班固作《西都赋》,其中有一名句:“揄文竿,出比目。大鱼展翅,驰骋千里,兴风唤雨。”
意思是说,灵海之崖,有比目鱼。背身双翼,能呼风唤雨。
张衡闻言,煮酒作《西京赋》:“西京之海若,海若游于玄渚。”
意思跟班固大同小异,意为滨海极地,必有一岛,岛上必有海神。海若,便是海神之意。
赋颂成作,两人又绘制‘比目’‘海若’之画像。
两大方国,本就对海洋奉若神明,如今见到神像,更加敬畏。
在班固、
张衡相继离开后,吕、海方国的武修者便从神像上观摩,得到灵感。他们臆想比目鱼在海洋中展翅遨游,掀起漩涡浪潮,宛若瀚海之怒。故而,在此之上,创出神武战技‘瀚海枪’。
又在海若人鱼的腾跃,溅射水花的幻像上,创出神武战技‘出云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