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孩子,在逃荒!在乞讨!”
“十万饥肠辘辘的百姓嗷嗷待哺,你们竟然视而不见!”
“他们有的饿死,有的冻死,有的病死,你们竟然也不禀告于朕!”
“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李世民的咆哮声在太极殿回荡,凤翔刺史卢子阳和德兴刺史王免轰然跪在地上,浑身颤抖。
“回话!”
卢子阳颤颤巍巍道:“禀...禀告陛下,青黄不接逃春荒,是每...每年都有的事,挺两个月熬...熬到夏收,就好了!”
“熬?你们能熬,朕的百姓能熬吗?来人呐,脱去二人官袍,换上麻衣,扔到城外让他们也熬两个月,百骑司派人看着!”
“冤枉啊,陛下.....”
如狼似虎的禁军,丝毫不理会两人的哭嚎,拉着两人就出了太极殿。
这是李世民登基以来,第一次在朝堂之上,不给官员留情面,而且还是世家官员。世家官员们战战兢兢,只有崔干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
让你们坑老子?老子只不过是蹲了几天大狱,你们的人要去乞讨两个月。他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下朝之后,一定带着几块干馒头看望他们。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接着道:“诸位臣工,议议吧,怎么安顿逃荒的百姓?”
裴寂此时出班道:“微臣建议,立刻令户部开设粥棚,赈济灾民。”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问道:“还有哪位爱卿有办法?”
裴寂诧异地回到了座位,古往今来遇到荒年,无非就是开设粥棚,难道还有什么其他法子?
就在裴寂疑惑间,长孙无忌出班道:“禀告陛下,关中的官道上一次修缮还是前隋年间,早已残破不堪,一下雨泥泞一片,车马皆不能通行,百姓怨声载道,微臣建议,收拢流民,修缮官道。”
“乱国之言,逃荒的百姓已是疲惫不堪,现在拉他们去修路,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吗?前隋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陛下,臣弹劾长孙无忌祸国殃民,不惩不足以戒示天下。”一位四十余岁的官员义愤填膺的指责长孙无忌。
太极殿顿时哄闹一片,除了房玄龄几人,无一不是在指责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嘴角不由抽了抽,怪不得皇帝姐夫每次上朝都是一脸不耐烦,天天面对这些咋咋呼呼的官员,谁能不头疼?
长孙无忌故意大声道:“诸位同僚,收拢流民不是征发徭役,流民修路,朝廷一天不仅管他三顿饭,而且还额外给他们两人的口粮,这叫做以工代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