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桃花雪晴> 第92章 太伯后人(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章 太伯后人(中)(2 / 2)

夷系还是扬粤系的上上下下,普遍极为反感从前的商族,而怀念早已烟消云散的夏后氏统治。

不只是因为大家伙总是遭到商人的武力欺负和掠夺。

人的天性就是贱近而贵远,现实的利益冲突难免让人美化从前的时代与没有矛盾的远方之族。

对待周人灭商这件大事,东国的九夷之众原本是无感的。骑在头上作威作福的商族威风扫地,对大伙来说是喜闻乐见的解脱和好事!

可是,新兴的西土王朝想就势插手乃至奄有东国,淮夷们当然就不肯了。包括不久前曾抵抗过东征周军的远方息人、桐人、蓼人和邗人等,心思也都是一样的。

所以,彭珖以夏朝方伯的名义动员同族以及淮夷之众团结起来,让举事的过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抱团于徐方旗下的拥趸们虽然声势浩大,真实力量却明显弱势,尤其是彭城南方的淮夷诸部。(备注:周初的徐国都邑彭城在今徐州铜山区境内。)

淮夷之众拥有足够广阔的地域为家园,西接豫州,向东延伸到大海,总人口规模加起来也堪称数量庞大。

但是,除了非比寻常的徐方与南巢,其他淮夷系的大小方国部族都处于传统的小国寡民状态。拥有城邑的方国加一起才只有五个,位于淮水中游的第三大国秉方只有方圆不足四十里的疆域。江上的扬粤之族同样很不堪,只有已经被周人征服的邗方有一座城邑。

这一点上,与同样方国林立的徐州上部地区大不一样,那里的城邑要普遍得多。

毕竟,水网纵横的地理环境既赋予淮夷诸族通过四通八达的水道便利贸易的好处,却妨碍了诞生催熟较大的方国。

如何真正发挥淮夷人多势众的优势,避免为东征的姬旦各个击破和彻底侵蚀,对彭珖而言是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