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这个小郎君的人出现。
有可能他的亲眷就在临安,临安情况危机,只送了他一个人出来,而这个小郎君脑子里的都是,吃食难吃,没人陪着他玩儿。
赵宝山并不想陪着他玩儿,他转身回了他的仓房…
虽然赵宝山的队伍,大部分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但是每条船都是不少的青壮,自觉加入巡逻队伍,保护家人的安全。
满打满算,对方就算全部出动,他们二十大船的人,以十打一,还是能赢的,所以赵宝山并不怕他们,再说,对方匆匆从临安逃出来,他敢断定对方不会轻易暴露身份跟他们动手。
于是赵宝山让赵大再多催催,他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越国…
留下了临安来的官船和紧紧跟随他们的劫匪…
…
原本章管事,要带着他们到越国的首府冶城去投靠辛家,但是显然越国也已经进入了戒严状态,他们一行船,在越国的第一个码头景宁就被拦下了。
景宁码头上,配置了几百号的大兵。
近来,来越国投奔的船只越发多了。
景宁负责户籍事宜的安主簿临近年关,还在加班加点登记户籍。
透过码头办事处的窗户就见呼啦啦几十条大船停靠在他们码头。
安主簿就在想,是吴国的哪位官员有这样的排面,这么多的家当,看看看看,这吴国真是不像话,逃难都用官船,不讲究啊!难怪要亡。
又见从船上先下来一个十来岁的小郎君,领着两位管事。
只听那小郎君道:“小子云天赵家宝山,此次领着云天五千多名百姓前来投靠。”
吴国云天的赵将军在越国知名度还是很高的,越国有不少吴国的旧民,更何况,赵将军被砍了脑袋的事儿前几日回越国的商人,逃难的吴国人也都提起过,安主簿当然知道。
没想到啊,这赵将军的家人带了一个县的百姓过来!要知道,虽然到他们吴国的富户大族有很多钱,来了越国可以带动消费,但是这些人最难管教,不适应他们越国的新生活,给他们的治安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而平头百姓就好管理多了。
但是这些年,来越国的普通百姓,都是离越国比较近的吴国府县过来的,远的是一个也没有啊!
为啥?因为百姓们没能力跑那么远啊!
安主簿今年二十岁,他一路在冶城读了小学初中,后来没考上高中,就直接出来工作,被分配到景宁已经两年,虽然现在他的只是小小的九品芝麻官,但是他才二十岁,又是正统新式教育出来的学生,未来前途无量。
乌泱泱的一个县的百姓,别说是登记在册了,就是安置也需要找地点。
但是这属于是甜蜜的烦恼…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安主簿心里已经默默盘算着这些人要安置在何处,他们越国素来以八山一水一分田为著,多少人觉得他们这凶山恶水的,但是现在水平提高了啊,原来那些个不能种粮食的地儿,肥力都跟着上去了,能种上粮食了,他们的稻苗好,种出来的粮食亩产量连年提高,但是他们最缺的是什么?
种地的人啊!
安主簿看着不断下船的人,仿佛看到了一石又一石的粮食,再看他们一群人,因为行船的缘故,跑得早,没受什么饥荒,一个个的精神得很,不像前年闹饥荒逃过来的难民,瘦得那叫一个皮包骨…
安主簿满意极了。
每个进入越国的人都要检查包裹,安主簿见赵家几个老弱妇孺的行囊不过两箱笼,不是说里头东西不好,相反,里头的好东西算不上少,但是和赵家的名头比起来,又显得十分单薄。
很快他就解开了这个疑问,因为赵宝山道:“码头的三十几膄船通通都是我买下来的。我们一路能运来的百姓到底有限,现在这些船放我手里也没什么用,若是官府愿意,可以派人驾船前往吴国,相信会有很多百姓会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