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里,永乐皇帝看见,那时还是燕王的朱棣坐在主位上,他的下首,是邱福,张玉,朱能和道衍大师。
邱福,张玉和朱能,皆是燕王朱棣手下的悍将,征战沙场,忠心耿耿,立下了赫赫战功。
建文元年,他起兵靖难,与邱福,张玉和朱能一同夺取了燕京九门,控制了燕京城。
邱福勇猛,战时,一直是燕王大军的先锋。燕王朱棣登基之后,封为淇国公。
张玉于建文二年的东昌之战中战死,靖难成功后,追封荣国公,后又追进河间王。
朱能在燕王朱棣登基之后,被封为成国公。永乐四年,朱能任征夷大将军,出征安南,不幸病逝军中,追封东平王。
道衍大师那年还用着他的俗家名字姚广孝,他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学说,靖难成功之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
当年的燕王朱棣,正处于左右为难之中。
建文皇帝登基之后,担忧藩王势大,难以控制,于是采纳了黄子澄和齐泰等人的建议,向藩王磨刀霍霍。齐王,湘
王,代王,都被建文皇帝削去了王位,废为庶人。
燕王朱棣胸怀宏图大志,不甘心坐以待毙,也不甘心屈于自己的侄子之下,可又无法承受谋逆,窃取天下的罪名。
只见姚广孝一手捻着胡子,沉声道:“我看,不如以清君侧,**难的名义起兵。”
燕王朱棣眉头紧拧。
“清君侧,**难?”
姚广孝点点头,不疾不徐地道:“兵部尚书黄子澄,太常卿齐泰怂恿陛下撤藩,这是在忤逆太祖皇帝留下的遗训,罪该万死。”
太祖皇帝朱元璋为了保证大明朝的长治久安,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决定分封诸王。
每一个藩王食粮万石,并有军事指挥权。九位塞王,驻守大明九边,有防御北元残余势力侵扰的重任,所以兵士尤其多。
其中,燕王朱棣拥兵十万,有节制沿边士马的重权。而宁王朱权则掌兵八万,革车六千。
黄子澄和齐泰等人,以诸王势大,难以节制为由,力主削藩。
太祖皇帝当国时,唯恐权臣篡权乱政,规定藩王有向朝廷索取奸臣和起兵清君侧的权力。
他在《皇明祖训》上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