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孩子眼泪还没等掉下来,就被沈平逗得破涕为笑。
这边柳笛声清脆响亮,又有玲珑精巧的柳球做耍,集市上的孩子们很快就被吸引而来。
那柳笛不过摘片柳叶就能吹,花不了什么钱,柳球也是两文钱一个,舍不得多花钱的,买一捆柳条回家缠几下就能做成柳球逗孩子玩,哪怕是不想买柳条的人,为着这好看的柳花环,还有这逗孩子玩的柳笛柳球,亦或被自家孩子磨得无奈,也要买上几样儿,一时间大家纷纷解囊。
兄妹两个收钱收得不亦乐乎,很快柳筐里的各种柳环柳球越来越少,沈翠连夜做的布袋里头装的铜板却越来越多。
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各种柳条制品便售卖一空,沈平取了一半的铜钱贴身藏好,另一半铜钱则拿去交给沈魏氏。
沈魏氏接过沉甸甸的布袋,再看到他们空荡荡的柳筐,不由得目瞪口呆。
“就这些东西,卖了这么多钱?”
沈翠紧紧咬着嘴唇,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说了实话,沈平则一脸镇定地点点头:“娘,这些钱你先带回家去,我带着二丫头把剩下的这些卖了。”
沈武只会吆喝,却没有沈平那么伶俐有眼色,沈魏氏就算戴上柳花环,也远远不如沈翠的模特效果好,因此两人还剩下一半左右没卖完。
沈魏氏满脑子都是这小半袋沉甸甸的铜板,连喝酒的事都忘了,生怕一不小心这袋子钱被人抢了去,闻言立刻点头,抱着钱袋子就一溜烟地跑回了家。
沈齐氏惦记着沈平等人的柳条卖得如何,在院子里一边摘野菜一边心神不宁的,沈清倒是没什么心理负担,跟沈敬德一左一右晒着太阳说闲话。
沈魏氏弯着腰没头没脑地冲了进来,倒把他们三个吓了一跳。
“你怎么回来了?”沈齐氏往她身后看看,老脸顿时一沉,“他们几个呢?”
这个儿媳向来不靠谱,难不成把孩子们丢在外头,自己跑回来了?
沈魏氏气喘吁吁地,像是揣了个烫手山芋,慌忙把布袋塞给了沈齐氏。
“娘,这些都是……都是卖柳条赚的……”她忽然想起了什么,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这些也是!”
布包里是她和沈武卖的钱,加上沈平给的,两个袋子鼓鼓囊囊的,能清楚地听到铜板哗啦啦的响声。
沈齐氏愣了一愣,随即快速地把两个钱袋子抓在手里,转身进了屋。
大杂院里人来人往的,他家连个门板都没有,这么多钱可不能被人家看去了。
沈魏氏一屁股坐在沈齐氏方才坐的小木凳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沈清问道:“娘,他们还没卖完吗,怎么没一起回来?”
“还剩了一点儿没卖完。”沈魏氏不愿承认自己卖柳条还不如几个孩子,含糊说道,“我怕钱太多了引人注意,就先带回来交给你奶奶。”
沈齐氏好一会儿都没出屋,沈敬德放心不下,拄着木棍进了屋,沈清也顺势跟了进去。
没想到一进屋,却看见沈齐氏坐在一堆铜钱面前,正在默默地抹眼泪。
“万山他娘,这是怎么了?”
沈齐氏性子刚强,极少有掉眼泪的时候,沈敬德见她哭了便着急了。
沈齐氏抬头看看他和沈清,勉强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
“想着孩子们这么小就这么懂事,就没忍住。”沈齐氏指着那些铜钱,含泪笑道,“这些足有三百四十五文呐,够你吃半个月药的了。”
沈敬德没想到她是喜极而泣,不由得又是好笑又是心酸。
“你可盼我点儿好吧,我好不容易才断了药,巴不得这辈子都不吃这劳什子了!”
沈敬德的话逗得沈齐氏和沈清都笑了起来,沈齐氏数出三百个铜板,小心包起来收在炕柜里,余下的又分成两堆。
“清丫头,这二十五个铜板你拿去给你娘,叫她下午晌就去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