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玄幻魔法>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 第168章 第 168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8章 第 168 章(2 / 3)

,持利器,却又饱含君子谦和。

姜烟这些年看着王羲之闭门谢客,不愿再入朝堂纷争,也不想成为谁手中利用的棋子。

他沉浸在书道之中,汲取百家所长,从少年时的汉魏遗风中的古朴,透出如今的洒脱自然。

“书道……”姜烟脑海里倏地想起了卫夫人当年看到那个“道”字时的笑容。

当时姜烟还不明白,为什么卫夫人会看到那个字后露出释然和满足的笑。

可现在,姜烟明白了。

正如嵇康要将音乐从礼教中解脱出来,王羲之的书道也让书法从千篇一律的汉魏遗风中脱出,让书法赋予自由、思想的美感,让它独属于每一个人。

姜烟真的从这一笔一划中,仿佛窥见了天地宇宙。

那些线条中,王羲之的所有情感,抱负,尽数冲出。

周遭的一切静悄悄的。

没有谢安。

没有王献之。

那些人都不见了。

青山绿水化作水墨线条,清风花香变为淡淡墨香。

随着王羲之每落下一笔,每写成一字,姜烟眼中的天地就发生变幻。

她看见雄浑山峦,也看见山林中灵动的鸟儿。看见奔腾大河生生不息,鱼儿跃出水面留下点点水痕。

又见到墨竹随着王羲之的笔,自周围伫立,一点一点环绕着他们,将王羲之和姜烟围困其中。

写到“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时,王羲之提起一旁的酒壶又笑着喝了几口,抬手用袖子随意擦去唇边的水痕,脚步略有些踉跄的继续落笔。

分明是酒醉的时候,可姜烟看到的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平稳,笔走龙蛇不显现出任何酒后的醉态。

墨竹散去,一排水墨大雁飞过天际,发出阵阵雁鸣。

姜烟只觉得眼睛都不够用,最后转身注视着王羲之。

《兰亭集序》是他此生最为骄傲的作品,在这之后他都不曾写出如这次一般的文作。

无论是序本身,还是书法,都是王羲之一次酣畅淋漓的表现。

他写雅集之乐,写生死喜乐如白驹过隙,写时下人们如漂泊浮萍,文人玄学清谈更是空洞。

更写出了他的不甘。

这或许是个适合文人墨客的时代,但一定不适合锐利进取的人抒发抱负的时空。

王羲之静默片刻,写下最后一句,呼吸急促的看着眼前的字。

倏地,他哭了。

在《兰亭集序》后,他再也没能写出这般的字。

酣畅得仿佛将他这一生都写进其中。

“多谢。”王羲之转而看向姜烟,深深作揖道谢。

不能再重现《兰亭集序》,这不光是后世人们的惋惜,也是王羲之心中喟叹。

“先生,也该我谢谢您!”姜烟作揖道谢:“也厚颜代表后世的所有人,感谢您!”

如果不是王羲之,无人知晓书法还要经过多少年才能更进一步,直到后世百花齐放的局面。

在点横撇捺竖勾中,在白纸黑墨间,创造出独属于中国人才懂的留白。

赋予文字艺术、思想和只有中国人才能一眼就能看明白的,辗转腾挪之美。

王羲之丢开酒壶,落在柔软的草地上,酒水流淌而出,浸入土地中。

他看着桌上的字,擦拭眼角挂着的泪,手掌轻轻落在纸上,轻声呢喃:“老伙计,许久不见。”

随着他声音落下,一条墨龙从纸中腾空而起,带着山呼海啸之势翻腾在墨色与白纸渲染的云海之中。

姜烟被震慑得说不出话来。

只看见随着一声声激昂的龙啸,一幅幅字画出现在天空。

有钟繇的《宣示表》、不知何人所做的《张迁碑》、张芝的《冠军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和《兰亭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