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快无比,汉唐的辉煌哪怕过去千年,依旧在四方蛮夷骨子里面打上了深深烙印。 大明宣布展开西征计划,关西七卫、东察合台汗国里面就放弃芥蒂恩怨,共同联合蒙古汗国抗明。 不过这又如何? 自古中原大一统王朝存在的意义便是荡涤四方,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为汉土。做不到这一点的朝代,就不配在国号面前加个“大”字,更不配喊出光复汉唐荣耀的口号。 “忠国公的话语让晚辈不由想起了沉元辅的一句名言。” “大明,从来都不是让人喜欢的,它是用来让人害怕的!” “彰武伯,你还说本公被沉元辅给约束了,看来你也不逞多让啊。” 忠国公石亨听到彰武伯杨信的话语,调侃着回敬了一句,两人对视一言之后便心照不宣的大笑起来。 豪迈的笑声响彻在大漠夕阳之中,镇守四方的将士们见到主帅这副模样,纷纷用粗布擦拭着刀剑上的鲜血,眼神之中充斥着熊熊战意。 很多时候将是兵的胆,主帅的一言一行将决定士卒的悍勇程度,大明的西征军没有丝毫撤退的觉悟,他们只是稍作休息,等待着下场大战的到来! …… 明良四年的除夕,璀璨的焰火照亮着整个夜空,仿佛大明开封府成为了不夜城。 沉忆辰、李达、李庭修师生三人,坐在庭院中一边饮茶,一边看着绮丽的夜空,嘴角挂着一抹澹澹的微笑,心中充斥着一股欣慰。 “向北,看来百姓们今年能过一个好年。” 李庭修轻声说了一句,要知道明朝焰火可是称得上“奢侈品”,如果贫民百姓连饭都吃不起的话,那压根就无法在除夕放烟火迎接新年。 除夕夜越热闹,就意味着有些闲钱的百姓越多,满城焰火就是那个好兆头。 “明良四年田产税将正式执行,来年百姓们会过得更好,会看到更灿烂的夜空。” 沉忆辰用着憧憬语气回了一句,平息了北方士绅基层抗议新政的事件之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返回京师。 一是多年未见老师李庭修,沉忆辰想要在书院多陪陪恩师。二是杨鸿泽的伤势没有彻底恢复,这种情况下定然无法主持新政的展开,别看士绅阶层的抗议被压下去了,涉及到利益受损的事情很容易出现反弹。 沉忆辰必须保证新政在明良四年,得以彻底执行下去,于是他干脆坐镇开封府,接管了外派的言官清流,同时搭配锦衣卫跟京营兵马,来确保不会再出现士林结党串联的场面。 一旦新政得以正式执行,大明今年的岁入至少会突破四千万两,算上逐渐解除户籍路引制度的限制,鼓励各种商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海外贸易持续扩大,摸到五千万两的门槛也不是不可能。 短短数年时间,大明从正统朝财政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明良朝岁入接近翻倍,这里面倾注了沉忆辰太多的心血。 “是啊,一条鞭法跟田产税执行,让百姓身上苛捐杂税的负担减半不止,如果能延续下去已然称得上太平盛世!” 李庭修感慨万分的说出这句话,局势变化的太多,都让他感到有些恍然如梦。 “向北,新年已到,杨阁老伤势也恢复的差不多,你身为内阁首辅应当尽快返回京师,朝堂不可群龙无首。” 感慨完之后李庭修又催促了一句,内阁首辅身上的重任其实就跟皇帝差不多,得掌舵家国天下大事,怎能长久滞留开封府。 他这段